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日益严峻,诈骗手段不断出新花样,我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工作者受骗案件也屡屡发生,严重威胁到医护人员的财产安全。
为增强我市医务工作者对各类电信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诈骗犯罪的识别和应对能力,全力打造“无诈医院”,特开设“反诈预防针”栏目,通过剖析典型案例、揭露诈骗套路、提炼防范要点等,切实提高医务工作者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营造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浓厚氛围。
别再想着“一夜暴富”,诈骗分子会让你“一夜暴负”!近日,就有不少群众上当受骗......
案例一
优质客户免费领空气炸锅?假的!
8月10日,小Y接到自称某宝客服的电话,称小Y是优质客户,可以免费赠送一个空气炸锅。
一听到有这种好事,小Y便加入了群聊,看到群里消息称兼职增加商家网店流量,每浏览一家即可获利2元,随后小Y按要求浏览商家并截图发给客服获得了红包返利。
此时小Y在群里看到有人说升级使用“某猫诚悦”APP接单可获得更高的返利,小Y便扫码加入一个新的刷单任务群。
客服称,按指引操作即可获得佣金。小Y试着刷了几单金额小的,结果本金和佣金都返到了账户上。经过几次操作,小Y对“客服”已完全信任,看到群里有发布8000元的订单,便马上转账。此时,当小Y准备提现时,客服却说必须要再完成一笔30000元才能提现,急于提现的小Y便再次投入30000元做任务。
随后,客服又以其操作失误为由,让小Y继续充值70000元,小Y想拿回投入的钱便再次按要求转账70000元,却仍无法提现,小Y意识到被骗,损失111600元。
案例二
转接电话,时薪250?假的!
8月3日,小L看到有“拨打电话就能轻松赚钱”的兼职广告,输入手机号懵懵懂懂地办理“入职”,自以为找到了赚快钱的“门路”。在QQ群中,群管理通过群语音电话与小L联系,要求小L用其另外一台手机拨打指定号码,利用免提的方式与对方通话,即可每小时获利250元。
小L拨打第一个指定号码时已清楚意识到QQ群是在实施诈骗行为,但依旧选择拨打电话。
在被民警抓获前,小L已经拨打了12通诈骗电话,所幸没有群众上当受骗。目前,小L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已被依法处以行政罚款。
案例三
帮忙转账,马上获利?假的!
7月29日,某高校学生小A收到一则陌生短信,“日赚上千,操作简单,时间不限”,于是,他便想着试试看添加了对方微信。
随后,在“客服”指引下,小A下载了所谓兼职软件。对方声称,在该软件上往指定账户转账,可获点数得利,本金、获利任由其随意提现。
在高额获利的诱惑下,小A先是试探性地转账800元,几秒后收到对方30.38元得利转账。之后,小A再次转账1200元,但并没有收到对方承诺的得利转账,本金也被冻结。
对方声称需要继续转账,完成任务后,就能本金、得利一并提现。小A在对方话语再三忽悠下,又进行了3笔转账。最后,仍无法取回本金,小A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共计损失9269.62元。
案例四
高收入线上批改作业?假的!
某高校在校大学生小C从某公众号看到一则“线上批改作业兼职”广告,声称只要在线上给人批改作业,就能获得高收入。
于是,在高额报酬的诱惑下,小C通过该公众号加入了“小学作业批改兼职”QQ群,随后按群中“管理员”的指引,往对方提供的多个账号充值、转账,最终被骗4000元。
警方提醒
所谓“网络刷单日进斗金”“动动手指走向人生巅峰”等兼职广告都是骗人的,刷单都是诈骗!切勿浏览异常网页、勿下载陌生软件、不随意添加陌生人或加入陌生群聊。
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并打开预警提醒功能,接到预警提醒时,请保持警惕,如果被骗一定要立即报警,并保留好证据材料。
求职指南
01 切勿相信网上类似于如下的兼职广告:
“足不出户,日进斗金”
“轻轻松松、动动手指,不用工作就能赚钱”
“正规平台,诚邀刷单,按条结算,轻松上手”
即使是熟人介绍工作也未必靠谱,自我甄别是前提。
02 树立正确价值观,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坚决拒绝任何需要提前垫付或充值的兼职工作。切勿点击陌生链接或扫描陌生二维码下载非法、假冒APP。不要轻易在网上透露自己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账户、密码、验证码、身份证号码等,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03 莫有“贪图小便宜”“轻轻松松赚大钱”的心理,不要轻信所谓的高额回报。诈骗分子往往会通过先给一点“甜头”作为诱饵引诱你陷入骗局。
兼职套路花样多,在找兼职时一定要保持警惕,看清是“馅饼”还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