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直属机构 > 东莞市公立医院运营服务中心 > 工作动态
反诈预防针④|被教领取防骗保险,一市民损失204万元!
2023-08-04 10:25           来源: 市卫生健康局 【字体:   打印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山市反诈骗中心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日益严峻,诈骗手段不断出新花样,我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工作者受骗案件也屡屡发生,严重威胁到医护人员的财产安全。

  为增强我市医务工作者对各类电信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诈骗犯罪的识别和应对能力,全力打造“无诈医院”,特开设“反诈预防针”栏目,通过剖析典型案例、揭露诈骗套路、提炼防范要点等,切实提高医务工作者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营造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浓厚氛围。

  

  你听说过“防骗保险”吗?一群众落入“客服”圈套,成功领取所谓的防骗保险并被骗204万元。

  为了守护好大家的钱袋子,今天接着给大家打个“反诈预防针”,以下是被骗者自述受骗经历,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冒充“客服”来电

平台登记错为会员自动扣费

1 冒充客服来电

  那天,我在家里休息,接到(04318****563)来电,对方自称是**平台客服,询问我是否在该平台购买过商品,同时还报出订单编号以及物流等详细信息。我回复购买过,对方便称由于他们后台客服操作错误,把我的会员账户登记为代理,每个月会自动扣费500元,一年损失6000元。


2 询问名下银行账户情况

  当我询问如何取消代理会员时,“客服”表示需要提供名下的银行卡,同时开始询问我有多少张银行卡。


3 转接“**银行”

  “客服”甚至将我电话转接给“银行客服”,对方像寻常一样询问我要办理什么业务,我表示要取消**平台的代理会员业务。对方要我提供可以关联到该银联可支付的银行包括第三方支付。


4 引导领取防骗保险获信任

  由于我不想说出来,“银行客服”耐心地解释道,如果信息提供不全可能导致所有银行卡被冻结。对方甚至告诉我如果害怕被骗,可以打开ZFB领取防骗保险,在对方的耐心引导下,我确实成功领取了防骗保险。于是,我慢慢放下警惕。


5 陷入转账死循环

  当我全盘托出后,对方表示需要核查我的存款,确认资金没有问题后再分批转入他们的安全账户,后续会原路返还。于是我向对方转账28次,共计204.9940万元。


6 后知后觉拨打银行电话确认

  当晚,我越想越不对劲,于是拨打银行电话确认,被客服提醒并建议报警后,我这才后知后觉!!!

大家仔细想一想,银行怎么可能会代替网购平台办理业务?平台内部工作失误为何需要顾客配合?取消业务怎么可能需要核查资金?


  莞小卫温馨提醒:遇到上述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不轻信、不转账,再三确认,守护好我们的“钱袋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地址:东莞市南城区三元路8号报业大厦主楼5楼  TEL:0769-21669300  网站标识码:4419000070
版权所有:东莞市卫生健康局  粤ICP备4419003013341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