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荣誉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血站概况 > 血站荣誉

血站荣誉

发布日期:2021-09-06 00:00

一、“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荣誉证书

    1998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市连续9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10次获得“广东省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


  


二、单位荣誉证书

  东莞市中心血站自1994年成立以来,致力于东莞采供血工作和输血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深受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先后获得了“东莞市文明单位”、“东莞市青年文明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荣誉称号。

三、科技成果获奖证书:

1、一种长期试剂红细胞4℃保存液的研究应用(1996年)

   试剂红细胞的长期保存是从事血型血清学工作的基础,而关键措施是获得长效的红细胞保存液。本课题组参阅了国内、外相关资料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研制了一种新的试剂红细胞4℃保存液。结果表明,用该液保存试剂红细胞在4~6℃下可达120天以上。该法不需特殊设备,试剂原料成本低,来源方便易购,保存细胞具有保存期长、使用方便、抗原特异性及强度不受影响、随时可取用等特点,使用效果良好。

  该课题成果先后获得了1996年度东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97年度广东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三等奖。

2、血型血清学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2000年)

   本课题对血型血清学实验室诊断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课题组成员在进修学习并参照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传统的血型血清学实验室诊断技术:将传统的ABO正反定型技术、RhD抗原筛选技术和献血员抗体筛选技术改良成为了一种国内先进的微板自动扫描技术,并进行了3万多人次的临床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收入;研制出了ABO反定型试剂红细胞、抗-D血清、菠萝酶等血型血型血清学诊断试剂,既填补了东莞地区血型试剂依赖于进口的空白,又方便了各临床医疗单位开展现代血库实验室新技术。

  该课题成果获得了2000年度东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3、自动化检测设备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综合应用(2001年)

  “输血安全有效”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是广大实验室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标。为了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国内一些采血机构相继购进了价格昂贵的自动化检测设备:全自动加样系统、全自动酶免处理系统、全自动血型鉴定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等。如何充分利用这些价格不菲的设备,使它们的性能发挥到最佳处,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

  本课题组通过对ALT、TRUST、TPPA、ABO正反定型、Rh(D)鉴定及抗体筛选等检测方法的改良,优化各项实验条件,利用实验室已有的全自动加样器、酶标仪、全自动酶免处理系统等基本的仪器设备,解决了加样器的交叉污染问题,优势互补,综合利用,实现了凝集法、速率法及酶免法等血液检测项目的操作自动化、信息传递网络化和管理现代化,成果为国内领先。本课题设计合理,方法应用得当,充分提高了仪器使用的性价比,对减少差错、减少浪费、提高实验的灵敏度与特异性、提高工作效率及提高血液的安全性等具有显著的效果。

  随着人们对输血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视,国内采供血机构购置的自动化检测设备会越来越多,如何避免重复建设,又不断提高血液质量,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血液事业健康发展,是一个新的课题,本课题组作了有益的尝试,成果值得推广。

  该课题获2001年东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2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4血小板细菌污染预防措施的研究及临床应用(2008年)

   血液是细菌生长的良好培养基,由于血小板制品在22℃±2℃振荡条件下保存,一旦细菌污染,细菌会很快繁殖,污染的血小板难于鉴别,在输注后会产生严重的败血症,甚至导致病人死亡。

    本课题组于2003年始,率先在国内血站中对所有血小板进行细菌培养作为常规检测项目,对血小板细菌污染问题进行研究。研究了手工混合血小板与单采血小板细菌污染情况,评价血小板输注后细菌污染的风险。通过研究不同因素对血小板细菌污染的影响,确定血小板采集、制备的最佳条件,最大限度减少血小板细菌污染,提高血小板输注的安全性。

该课题的研究应用,为推广手工混合血小板应用于临床创造条件,可以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每年可为血站节约大量费用,可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课题获2008年东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5无需离心凝聚胺微孔板技术研究及应用(2009年)

  输血前检查是临床输血前必做的检测项目,其目的是保证输入的血液或血液成分在受者体内有效存活,避免输血反应,以达到治疗的目的。目前进行输血前检查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手工凝聚胺法、抗球蛋白法和微柱凝胶法,其中抗球蛋白法由于操作繁琐,费时长,难以作为常规方法;微柱凝胶法需要配套的试剂及设备,价格比较昂贵,目前难以推广;手工凝聚胺法具有灵敏、准确、操作简便等优点,但需要特殊的血型血清学离心机。

  为了解决以上方法存在的不足,本课题组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建立了一种无需离心凝聚胺微孔板技术。该技术结合凝聚胺灵敏度高、特异好以及微孔板技术适合大规模、标准化操作的优点,并进一步改良,省却了离心等步骤,不需要离心机等配套设备,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经济、高效等优点。利用凝聚胺结合微孔板技术进行检测,目前国内未见相关报道,成果为国内领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学术价值。该技术的建立对促进输血医学进步、保障临床输血安全和患者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课题获2009年东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6、核酸检测技术(NAT)纳入血液筛查策略的应用研究(2011年)

  输血相关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输血安全是永恒的主题,也是广大血液工作者永远追求的目标。NAT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因其能有效缩短检测“窗口期”,降低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我国因为各种等原因未能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常规使用。本研究通过评估标本溶血程度、保存温度、保存时间对血液核酸检测产生的影响,确定了NAT技术在本地区应用的策略和可行性。同时,对输血传播疾病的残余风险进行评估,提出开展NAT检测的严峻性、紧迫性和必要性,成果属国内领先。作为Cobas S201系统前期临床试验多中心研究单位之一,完成了该系统技术参数的申报,并获得SFDA的批准,成为国内第一家注册成功的血液核酸检测试剂,为国内推广NAT技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课题先后接受国内30多家相关单位的参观和学习,提供的研究数据可以为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制订献血者血液筛查策略提供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实用性,对促进输血医学进步、保障临床输血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课题获2011年东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7ALT在无偿献血筛查中的研究(2011年)

  ALT在无偿献血血液安全检测在国外早已废除或提高了其阈值,但在国内长期作为非特异性肝炎标志物被应用,为重新评价其现实价值,研究组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Roche COBAS AmpliScreen核酸检测系统分析ALT阳性与NAT-HBV/HCV的关系,发现ALT≤70 U/L的献血者NAT-HBV/HCV阳性率明显低于ALT≥71 U/L献血者,提出将无偿献血者ALT的报废阈值提高到70U/L的新观点;且ALT检测在40U/L≤ALT≤70U/L占ALT≥40U/L的74.9%,对检测结果在40U/L≤ALT≤70U/L的无偿献血者追踪调查,结果均未发现这些献血者在未来的半年到1年内发展成为HBV或者HCV患者或者携带者;研究还发现ALT阳性率高于其他所有检测指标的阳性率,是造成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ALT检测阳性与献血者的性别和BMI(体重指数)呈正相关关系;ALT阳性与与ELISA-HCV阳性呈正相关,与ELISA-HBsAg阳性无相关性;估算应用新的报废阈值ALT≤70U/L后,以2006年为例,可以挽回729袋血液免于报废,节约检测费用约56万,减少血液报废费用约98万;该研究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该课题获2011年东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8、皮肤磷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发病机制的研究(2011年)

  本项目就有关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和基底细胞癌(BCC)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核因子-κB(NF-κB)、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β-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及其受体1(TβR-1)、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的相关性。结果阐明了SCC 中MMP-2 和VEGF 表达与其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SCC中NF-κB、TIMP-2 表达与其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低分化鳞癌可产生较多的MMP-2 来降解ECM,从而有助于肿瘤的局部侵袭;MMP-2 和VEGF 在皮肤鳞癌的浸润转移过程中可能发挥协同作用;TGF-β1 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侵袭性及淋巴结转移无关;MT1-MMP、MMP-2 表达水平不能区别BCC 是否具有侵袭性。该项目阐明SCC 和BCC 的发病机制,对SCC 和BCC 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为生物制剂治疗SCC 和BCC 打下良好的基础。本项目在国内外学术会议进行经验交流。全国许多皮肤病机构对该研究成果进行了大量借鉴,充分证明了其理论应用价值以及其在SCC及BCC研究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该课题获2011年东莞市来科技进步一等奖,东莞市中心血站为第二完成单位。

                    

9、电子交叉配血临床应用的可行性研究(2012年)

  电子配血是指在血型鉴定和抗体筛检的基础上,直接由计算机系统为患者选择ABO/RhD血型相容的血液,而不再对献血者和受血者的血样作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国外有些发达国家或地区已经开始应用该技术到临床实践中,并证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到目前为止,我国仍没有一个地方开展电子交叉配血。本研究的目的是在本区内逐步实现电子交叉配血,建立更为安全的输血模式,但是完全开展电子交叉配血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而国内关于此类研究还没有,更是缺乏数据支持,为了能够开展此项研究,本研究进行相关数据的回顾性调查,分析我国开展此项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东莞市实现电子交叉配血和电子血液放行,将成为国内首家实现电子交叉配血的地区。本研究自行设计了电子交叉配血模拟软件,为电子交叉配血的开展创立了应用系统设计方案,为国内首创。而电子交叉配血能够完全阻断异型血的出库,消除了异型输血的危险性,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如果实现了电子交叉配血,不再进行常规的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不但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可以节约原材料,缩短治疗时间,因此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课题获2012年东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10 、妊娠免疫性抗体与 HDN 相关性研究( 2013 年)

  HDN(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妊娠期母体内产生了针对胎儿红细胞的免疫性血型抗体,这些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结合并使其被破坏,释放出血红蛋白,由于新生儿和胎儿肝脏系统发育尚不成熟,不能结合并代谢大量的游离血红蛋白,使胎儿或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该病主要的临床症状是新生儿出现黄疸、不同程度的贫血、肝脾肿大,严重者可发生水肿、核黄胆等后遗症,甚至死亡。因此,研究妊娠前、妊娠中及妊娠后免疫性血型抗体对预防、诊断和治疗HDN有很重要的价值。本研究显示IgG-A/B效价高于128发生HDN的几率明显增大,首次提出母儿血型不合伴高胆红素血症发生HDN的几率至少76.76%,甚至可以不进行实验室检测就可以做出诊断,需要确诊时应在胎儿出生后4天内采样检测确诊率更高。HDN发病主要以ABO血型系统为主,应重点预防;产前RhD阴性孕妇抗-D的检出率与产后发生HDN并无相关性,ABO血型不配合对RhD阴性孕妇发生RhD-HDN有保护作用,但对产生抗-D无影响。通过本研究,对新生儿溶血病进行早防、早治,对优生优育、提高婴儿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课题获2013年东莞市来科技进步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