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直属机构 > 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中心概况 > 中心要闻
涨姿势:寨卡病毒病防治知识小百科
  • 2016-02-21 16:00
  • 来源: 东莞市卫生监督所
  • 【字体:  

春节期间看新闻的人可能已经知道了,寨卡病毒病正在美洲等地爆发流行,国内也已出现感染病例。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就让小编带您了解下寨卡病毒病防治有关知识。

1、什么是寨卡病毒病(Zika Virus Disease)?

寨卡病毒病(Zika Virus Disease)是由寨卡病毒(Zika Virus)引起并通过蚊媒传播的一种自限性急性疾病。

寨卡病毒于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从恒河猴体内被发现, 2007年首次在太平洋岛国密克罗尼西亚的雅普岛发现寨卡病毒暴发疫情,2015年5月,巴西报告首例寨卡病毒病病例,截至2016年1月底,巴西等24个美洲国家和地区报告本地感染病例,同时,欧洲、北美等地的多个国家报告发现输入性病例。

2016年2月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通报我国发现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该病例已于2月14日病愈出院。专家评估认为,此次输入病例引发传播并进一步扩散的风险极低。

2、寨卡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1)蚊媒传播为寨卡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埃及伊蚊为寨卡病毒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非洲伊蚊、黄头伊蚊等多种伊蚊属蚊虫也可能传播该病毒。蚊媒叮咬寨卡病毒感染者(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寨卡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而被感染,其后再通过叮咬的方式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2)母婴传播:有寨卡病毒血症的孕妇,可能会在分娩过程中将寨卡病毒传播给新生儿。

(3)血液传播和性传播:寨卡病毒有可能通过输血或性接触进行传播。截至目前,已各报告1例可能通过输血传播和性接触传播的病例。

3、寨卡病毒病有什么临床表现?

感染寨卡病毒后,约80%的人为隐性感染,仅有20%的人出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多为斑丘疹)、关节痛、肌肉痛、结膜炎等。一般持续2-7天后自愈,重症和死亡病例少见。 
  寨卡病毒感染可能导致少数人出现神经系统和自身免疫系统并发症,孕妇感染后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 

4、寨卡病毒病患者几天内可能出现症状?

目前该病的潜伏期尚不清楚,有限资料提示可能为3~12天。

5、如何预防寨卡病毒感染?

(1)我国尚未发生过寨卡病毒病疫情流行,各类人群对寨卡病毒普遍易感,因此,如非必要应尽量避免去疫情流行地区,尤其孕妇不要前往。

(2)如近期不得不去疫情爆发的地区,应注意采取防蚊措施,参加户外活动穿浅色长衣长裤,并在裸露皮肤喷洒驱蚊剂。如果是长期在疫区工作、生活,要注意清除蚊虫孳生地、使用纱门、纱窗、蚊帐等;归国入境时,若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结膜炎等症状,应主动告知机场/港口检疫人员;回国后两周内,仍须做好防蚊措施,如有身体不适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旅行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