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直属机构 > 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中心概况 > 中心要闻
通过接种疫苗,东莞市近年至少减少了10万以上儿童感染乙肝
  • 2015-07-28 07:23
  • 来源: 免疫规划所
  • 【字体:  

  为提高公众对病毒性肝炎的认知,世界卫生组织于2010年通过决议,将每年的7月28日作为世界肝炎日,每年拟定不同主题向公众宣传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各国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不同主题。2015年,中国的宣传主题是“抗击肝炎,预防先行——疫苗接种好,铸就健康路”。7月28日,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石碣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石碣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石碣镇新城区街心广场开展“世界肝炎日”宣传活动。活动通过展板、宣传册、现场义诊、健康咨询等方式向广大居民大力宣传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提高公众对防治病毒性肝炎的认知,号召大家关注自身健康,通过接种疫苗、早期筛查和规范治疗等措施,战胜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所引起的一组传染病,主要包括有甲、乙、丙、丁、戊五种型别肝炎,肝炎病人主要表现有厌食、恶心、乏力、肝肿大和肝功能异常等。在我国,病毒性肝炎发病数长期居于各种传染病的前五位,对人群健康危害严重。在甲肝疫苗广泛使用前,我国80%以上的成年人都曾感染过甲肝病毒,个别地区或集体单位偶会出现甲肝暴发疫情。我国在全球也属于乙肝高流行地区(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流行率≥8%),据估计目前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接近1亿人。由于缺少针对乙肝病毒特效的治疗方法,感染乙肝病毒后约5%的成年人和高达90%的5岁以下儿童会形成慢性感染,并进一步发展成为慢性肝炎,最终逐步转变为肝硬化,肝癌,直至死亡,给社会与家庭都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但近年来,我市与全省和全国一样,在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方面,尤其甲肝和乙肝疫苗接种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市于2004年6月起将甲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对适龄儿童免费接种一针次的甲肝减毒活疫苗,近年来我市甲肝发病率已处于历史低位,连续十年未出现甲肝暴发疫情。我市于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对所有新生儿实施乙肝疫苗免费接种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流行率已经下降至1%以下,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提出的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小于2%的目标。根据1992年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2013年东莞全人群乙肝标志物监测结果估计,1992年以来东莞市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减少了10万人以上。
  甲肝和戊肝可通过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也可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乙肝、丙肝和丁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手段预防病毒性肝炎:一是接种疫苗,预防甲肝和乙肝。接种甲肝和乙肝疫苗是预防甲肝和乙肝的最安全、有效的措施。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及时给新生儿尽早接种乙肝疫苗能有效阻断乙肝病毒入侵,为此我国设定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程序为0、1、6月,即上述月龄时各免费接种1剂乙肝疫苗,共3剂,第1剂应在出生24小时内接种,并完成全程接种。由于5岁以下儿童感染乙肝病毒后更易形成慢性炎症,因此及早接种乙肝疫苗并形成有效抵抗力更为重要。此外,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盒静脉内注射毒品者更易感染乙肝,应及早接种疫苗。二是防止“病从口入”,预防甲肝和戊肝。甲肝和戊肝病毒主要经消化道传播,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不吃未煮熟的海产品,不喝生水等行为可有助预防甲肝和戊肝。三是切断传播途径,预防乙肝和丙肝。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牙刷、剃须刀等用具,避免不安全的无保护性的性行为,避免到不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针灸、注射、手术治疗或牙科诊疗等行为可有效预防乙肝和丙肝。
  目前群众对肝炎的认识还存在许多误区,如:不清楚肝炎的类型,以为肝炎指的就是乙肝,以为接种乙肝疫苗就能够预防所有肝炎;不清楚肝炎的传播途径,以为日常交往会传染乙肝,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歧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广大市民要正确认识病毒性肝炎,科学防治远离疾病,让我们共同抗击肝炎!如市民还有其他关于病毒性肝炎的疑问,可拨打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电话22625613、23663612、22694738进行咨询。

1.开幕式上张巧利主任发表简短讲话

2.活动现场医务人员接受群众咨询

3-1.活动现场群众参与健康小知识有奖问答活动

3-2.活动现场群众参与健康小知识有奖问答活动

4.石碣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为群众开展体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