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灾过后卫生条件差,特别是饮用水的卫生难于得到保障。而不洁的饮用水极易引起肠道传染病的发生,主要包括霍乱、伤寒、副伤寒、病毒性肝炎(甲肝、戊肝和未分型肝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性痢疾、炭疽、布鲁氏菌病及其它感染性腹泻病等。
二、预防水灾后肠道传染病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
(一)水灾后要及时清除垃圾、污物,要消毒环境,管理
好粪便、垃圾,减少污染。
(二)保护水源,特别要避免生活污水污染水源。
(三)水灾之后不要去游泳,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四)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
包括:不喝生水;饭后洗手;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不用脏水漱口或洗瓜果蔬菜;碗筷、刀、砧板、抹布也应该严格消毒;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水产品和海鲜食物要煮熟煮透再吃。
(五)消灭苍蝇。水灾期间不随地大小便;粪池要加药杀蛆;动物尸体要深埋,土层要结实。
三、灾后加强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
水灾过后饮用水源水受到废水、废渣、废气的严重污染,各供水厂必须加强饮用水源水的净化和消毒,以保障提供安全饮用水。市民或村民尽量不要饮用未处理过的河水或井水,而改用自来水。如果没有选择的话,则要用漂白粉(每吨水加8-10克)或漂白精片(每吨加20片)进行消毒。方法:将漂白粉或漂白精片研碎,用清水搅拌,静置片刻,将上清液倒入需要消毒的饮用水中,30分钟后方可使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