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直属机构 > 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中心概况 > 中心要闻
论解放思想再跨越
  • 2008-01-01 09:07
  • 来源: 办公室
  • 【字体:  
              论解放思想再跨越

           疾病控制中心门诊部 易图宏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每一步前进,改革和建设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在走向新世纪的新形势下,面对许多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艰巨课题,我们只有立足于现代意境对“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进行不断的反思与创新,才能不断地开创疾控事业的新局面。 对“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争当科学监管的排头兵”进行现代意境下的再思索,本人谈三点粗浅看法。

一、要从现代思维的角度完整准确地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含义 。
  “实事求是”的含义,毛泽东同志早已作过精辟的阐述:“‘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可是在现实中,有些人对其理解和把握仍停留于简单化、庸俗化的旧式思维模式。 旧式思维的表现之一是简单化,它把“实事”与“实例”相等同,或把它看成若干个实例的简单总和。某些人随意抓取个别事实材料,论证某一观点的实用主义做法,时至今日仍非鲜见。事实上,“实事”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多因素构成的系统。在把握“实事”的过程中,不能满足于罗列几个例子,而要对“实事”这一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有一个全面的、完整的认识”。简单化的表现之二,某些人以为掌握了“事实”就求得了“是”。实际上,“实事”不等于“是”,但又包含着“是”,它是现象与本质、外部联系与内部联系的统一;“是”隐藏于“实事”之中,它只有通过科学的抽象思维才能认识和把握。“求是”须先“求实”,然后还须对“实事”的各个侧面、层次、因素进行比较、区分,探求出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

  实践无止境,发展无止境,解放思想也永无止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邓小平同志指出:“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工作。”从解放思想本身看,是一个长久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客观事物不断变化,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随之发展变化。实践是解放思想的基础,实践活动具有永恒前进性。相对于实践发展,我们的思想观念往往具有相对稳定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实践的发展变化,及时转变和更新观念,否则,曾经正确的思想、方法也会变成僵化的东西,造成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脱节。因此,解放思想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伴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在新形势下,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新问题不断涌现,这要求我们必须在各项工作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冲破一切妨碍疾控事业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实现疾控事业的做法和规定,革除一切影响疾控事业的体制弊端,才能不断进行创新,才能为推动疾控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组织和政治保障。

二、为胜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现代需要而提高主体素质
  党的思想路线能不能坚定不移地被坚持,与主体的素质,即每位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的素质密切相关。良好的主体素质是保证党的思想路线贯彻执行的关键。提高主体素质须从多方面努力,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学习,加强党性锻炼。 解放思想不是随心所欲,胡来蛮干,实事求是也不是凭经验亦步亦趋,而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一种自觉的、理智的行为。因此学习很重要,特别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尤为重要。邓小平理论是指引人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锐利武器,这一理论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鲜明特征的。因此,要确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推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把实践科学发展观与推动疾控事业相结合,首先就必须解放思想,激励和推动人们破除旧观念,从教条主义和“左”的思想禁锢中,从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中解放出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思想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毅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指导方针,胜利地完成了各个领域的拨乱反正,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摒弃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纠正那些对社会主义不科学的乃至扭曲的认识;确立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制定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以及一系列方针政策;归根结底也是由于有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这些都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思想路线问题不仅仅是认识和方法问题,同时还是个立场和态度问题,即对待人民群众、对待国家民族的根本态度问题,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发展。没有观念的更新,就不会有发展的突破;没有观念的超越,就不会有发展的跨越;没有观念的领先,就不会有发展的率先。一些陈旧的观念禁锢着我们的思维,束缚着我们的手脚,制约着我们的发展。必须通过持续不断的解放思想,坚决破除不合时宜的思想束缚,牢固树立起“科学发展、执政为民”的思想观念,着力探索促进科学监管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切实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水平。
三、为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而确立现代性的制度和法律保障

  继续解放思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形势下更好的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客观要求。作为人民的公仆,我们一是更要认清历史使命,真正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忠实履行职责,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不学习,政治上就不可能成熟,工作上就不可能取得好的业绩。只有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勤奋学习,钻研业务,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才能为民办好应有的事情。二是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科学发展、执政为民”的关键,是看我们是否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摆正自己的位置,虚心向群众学习,加强个人修养,树立求真务实、乐于奉献的精神,不计较个人得失,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三是讲求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切实服务于民。实现科学服务的目的在于更好、更高质、更高效的为人民服务,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学习,勇于创新,开拓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不断完善监管制度和监管手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以真正实现“科学发展、执政为民”。

  当前,要在正确把握和处理以下五个关系中“聚焦”思想解放的问题,进一步检验在疾病预防控制领域思想解放的成效。
(一)好与快的关系。
  在实际工作中,要克服只说不做的,把继续解放细想当作一句空话的做法。领导干部要带头,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找问题,敢于说真话。加强领导干部的防患意识,提高疾病控制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要等问题出现后再想对策、再处理。要强化集约发展、外向发展、依靠科技谋发展的意识,在保证“好”的前提下,进一步解放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快速稳步发展。

(二)争与等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要克服慢慢腾腾、四平八稳的工作方式,树立和保持开拓进取、只争朝夕的时代精神,争当科学发展的排头兵。要克服机遇可遇不可求的消极心态,积极寻找、发现、抢抓、利用好机遇。当前所有的机遇中,最大的机遇就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践行。面对机遇,要强化发展的紧迫性,拼力抢抓,乘势而上,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列车。

(三)舍与得的关系。
  凡是符合疾病预防控制发展方向,对长远有利的项目,都要千方百计给予支持。优惠政策要舍得给,资源要素要舍得倾斜,服务的精力和时间要舍得付出。要引导干部群众识大体,顾大局,讲舍得,全力支持项目建设。坚持科学发展,就是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大与小的关系。
  正确处理大与小的关系,需要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对于每个单位和党员干部,讲政治、顾大局,是处理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关系时的基本要求。讲解放思想,就是要果断破除囿权谋利、本位至上的思想和体制障碍,着力强化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意识。

(五)干事与做官的关系。
  领导干部要把为民干事、务实工作,推动发展是第一要务。要立志为民做大事、做实事,把全部心思集中到干好工作,促进又好又快发展上来,通过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锤炼领导作风,体现人生价值。通过自身的表率作用,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干劲激发出来,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为疾病预防控制事业注入强劲动力和永久活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