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2-13 08:50:50 南方日报
议论风生
如果万一被不法之徒以“艾滋针”刺伤,被刺者会不会感染上艾滋病呢?广州市有专家指出,目前这类情形的感染几率统计数据为千分之三。如碰到类似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冲洗伤口,24小时内服用抗艾药物,感染的几率在千分之三的基础上还可降低70%至80%(据12月3日信息时报)。
笔者认为,即使感染几率在千分之三的基础上还可降低70%至80%,对无辜的群众而言仍然是一个威胁,不可因此而心存侥幸。由于不法之徒以“艾滋针”伤人而达到抢劫目的,当其走投无路的时候并不是有选择性地伤人,很可能是见人就抢,不给钱就扎针。被扎中的对象也许事先并不知道对方就是艾滋病患者,出于本能反应都要挣扎反抗的。还有一种情况是,个别艾滋病患者对生命绝望,心存报复心理,见人就扎。尽管有事实证明医生手术过程,艾滋病人的血液溅到医生的身上或伤口上的事例并不鲜见,且感染的几率极低,但这并不能消除被感染的可能。
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宣传虽然取得了绝大多数市民的共识,市民都知道与艾滋病人的一般接触并不可怕,且在不久的将来艾滋病可以得到治愈,但艾滋病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种种歧视和心理、经济压力,仍然是让人触目惊心的事实。窃以为,一方面,普通市民要提高对艾滋病人的理解度,减低歧视心理;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艾滋病人的心理疏导,对患者的收容管治要跟上,这样,消除千分之三的威胁才有可能。
三叶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