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肺炎
是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约10%左右,多见于出疹期;也是引发麻疹死亡的主要原因,常见于5岁以下,原有佝偻病和营养不良的小儿。由麻疹病毒引起的肺炎多不严重;继发性肺炎较为严重,常见的肺炎病原体为葡萄球菌、流感杆菌、肺炎链球菌;或病毒,如腺病毒。另外麻疹病毒本身可以在有免疫功能缺陷者(如白血病、先天性无球蛋白血症等)发生严重和致死性的巨细胞性肺炎,其临床特征为缺乏皮疹和血清中不能形成麻疹病毒特异性抗体,其病理变化为间质性肺炎。
二、喉炎
发生率1%-4%,可以是麻疹病毒本身感染所致,多见于2岁~3岁以下幼儿,程度轻者预后较好,若继发细菌感染则病情加重,常呈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容易气道梗阻,吸气性呼吸困难,胸部三凹征明显,若不及时处理可窒息。
三、中耳炎
多见于婴幼儿,是继续细菌感染所致,与麻疹病毒无关。
四、脑炎
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麻疹脑炎的发病率约为麻疹病人的千分之一。多见于2岁以上儿童,病死率约为15%,病程1周-2周,脑脊液和血中可查到麻疹IgM抗体。30%的存活者有轻重不等的后遗症。在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可以发生麻疹病毒包涵体脑炎,疾病呈急性或亚急性的过程。
五、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发病率一般在十万至百万分之一,是一种大脑慢性进行性病变的疾病。大多在患麻疹2年~17年后发病,患者多为少年儿童。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脑功能障碍,智力低下,痴呆,肌阵挛,癫痫,晚期昏迷,患者于发病后1年~3年内死亡。
资料来源:《麻疹诊断标准》ws296-200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