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进入高发季!防流感,这些你必须知道!
  • 2022-12-12 10:52
  • 来源: 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 【字体:  


自今年6月以来,我国南方省份流感活动水平快速升高,进入夏季高发期,达到近5年同期最高水平,提示今冬明春存在流感活动显著上升的风险。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4天,平均为2天,临床表现一般为突发高热,咳嗽、咽痛,可伴寒颤,部分感染者可出现肺炎、心肌炎、中耳炎等并发症,可进展为重症甚至死亡。

一、流感由什么引起?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对人类危害较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按其核蛋白和基质蛋白分为四个类别:甲型(A型)流感病毒(H1N1、H3N2亚型等)和乙型(B型)流感病毒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丙型(C型)流感病毒仅呈散发感染,丁型(D型)流感病毒主要感染猪、牛等且未发现人类感染。甲型流感病毒根据病毒表面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蛋白结构和基因特性,可分为多种亚型。目前,发现的HA和NA分别有18个(H1-18)和(N1-11)亚型。

二、流感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一般感染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24~48小时即可排除病毒,排毒量在感染后0.5~1天显著增加,在发病后24小时内达到高峰。

三、如何预防流感?

(一)接种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保护自己和家人免受流感感染、减少流感相关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最为经济、有效的手段。

(二)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时不要摘下口罩,勤洗手,室内常开窗通风。

增强体质。积极锻炼身体、膳食平衡、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降低暴露风险。避免近距离接近流感样症状的患者,流感流行期应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减少传播风险。如果发现流感样症状应做好个人防护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医,不带病上班、上课,接触家庭成员时佩戴口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