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磷农药中毒
  • 2023-12-21 11:19
  • 来源: 公共卫生监测所
  • 【字体:  

  一、案例

  200612月,某地一住户妻子在街上买回一把青菜,午饭时妻子将青菜洗,吃完之后未觉得不适。当晚8时许,妻子开始有些头晕,接着两个孩子也感到不舒服,并出现腿软、呕吐等症状。妻子不一会儿便昏了过去。丈夫见状急忙叫朋友开车把他们一家送到了附近医院。经医生诊断,男子一家系轻微有机磷中毒,经药物治疗脱离危险。经检测,原来是青菜上残留农药,由于没有洗干净就食用导致有机磷中毒。

  二、概述

  有机磷农药是指含磷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农药。主要用于防治植物病、虫、草害。多为油状液体,有大蒜味,挥发性强,微溶于水,遇碱破坏。实际应用中应选择高效低毒及低残留品种,如乐果、敌百虫等。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使用,导致农作物中发生不同程度的残留。有机磷农药对人体的危害以急性毒性为主,多发生于大剂量或反复接触之后,会出现一系列神经中毒症状,如出汗、震颤、精神错乱、语言失常,严重者会出现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三、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可分三类:

  ①毒蕈碱样症状:早期即可出现,主要表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流涎、多汗、视力模糊、瞳孔缩小、呼吸道分泌增多,严重时出现肺水肿。

  ②烟碱样症状:病情加重时出现全身紧束感,言语不清,胸部、上肢、面颈部以至全身肌束震颤,胸部压迫感,心跳频数,血压升高,严重时呼吸麻痹。

  ③中枢神经症状:头昏、头痛、乏力、烦躁不安,共济失调,重症病例出现昏迷、抽搐,往往因呼吸中枢或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

  ④迟发性神经病:一般在急性中毒症状缓解后8~14天,出现感觉障碍,继而发生下肢无力,直至下肢远端弛缓性瘫痪,严重者可累及上肢,多为双侧。

  (2)慢性中毒多见于农药厂工人。突出的表现是神经衰弱症候群与胆碱酯酶活性降低。有的有机磷农药可引起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皮炎及接触性皮炎。

  四、预防措施

  我国农药中毒高发的原因主要是生产工艺落后,保管不严、配制不当、任意滥用、操作不善、防护不良。因此,预防的重点是:

  (1)改革农药生产工艺,特别是出料、包装实行自动化或半自动化;

  (2)严格实施农药安全使用规程;

  ①配药、拌种要有专用工具和容器,配制浓度确当,防止污染环境;

  ②喷药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喷药工具有专人保管和维修,防止堵塞、渗漏;

  ③合理使用农药。剧毒农药不得用于成熟期的食用作物及果树治虫。食用作物或果树使用农药应严格规定使用期限。严禁滥用农药;

  (3)农药实行专业管理和严格保管,防止滥用;

  (4)加强个人防护与提高人群自我保健意识。

  五、控制措施

  (1)接触人群要进行中毒筛检。

  ①对农药中毒高危人群,如农药厂农药出料、包装工,检修工;农忙季节农药配制、施药人员,以血液胆碱酯酶作为筛检指标,定期进行农药中毒筛检。

  ②对敌敌畏、敌百虫、马拉硫磷等急性中毒患者,在急性中毒症状消失后,以神经-肌电图进行筛检。早期发现迟发性周围神经病。

  (2)农药急性中毒并发症的控制

  ①抢救早期多由于胆碱酯酶严重抑制、发生肺水肿、脑水肿及呼吸循环衰竭;

  ②抢救后期出现"反跳",多由洗胃不彻底有机磷再吸收或阿托品停用过早引起。

  ③恢复期中猝死,原因尚未完全清楚,有的因并发症或心脏中毒性损害所致。因此,控制的重点在排毒与解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