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碘缺乏的危害
(一)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对碘的需要量明显多于普通人群,需要及时补充适量的碘。
(二)妊娠期间碘缺乏,可导致妊娠妇女的甲状腺发生病理性改变,出现甲状腺肿或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这是影响胎儿脑发育的重要危险因素。
(三)哺乳妇女对碘的需求量包括自身基础代谢等需求和碘从乳汁中的消耗量(即供应婴幼儿的需要量)。已有研究证明,为保证婴幼儿的正常发育,哺乳妇女每天大约分泌乳汁500~800ml,而乳汁中碘的浓度应维持在100~200μgL,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婴幼儿对碘的需求。
(四)孩子大脑发育从母亲怀孕就开始了。胎儿期和婴幼儿期(0—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严重的造成克汀病、聋哑、智力损伤等。且损害是不可逆的。
(五)胎儿所需要的碘全部来自母亲,因此,孕妇碘营养不足会造成胎儿缺碘。如果孕期严重缺碘,会出现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更严重的是影响胎儿大脑的正常发育。
(六)婴幼儿时期(出生后至36月龄内)是体格生长及神经系统发育的关健期。如果缺碘会导致地方性克汀病,包括智力落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身材矮小等。
(七)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当母亲碘摄入充足时,能满足0—6月龄婴儿的需要;7—12月龄婴儿可以从辅食中获得部分碘;13—24月龄幼儿开始尝试成人食物,也会摄入少量的加碘食盐,可获得一定量的碘。
二、碘缺乏病的预防
(一)碘缺乏病是可以预防的。最简便、安全、有效的预防方式是家庭烹饪坚持长期使用加碘盐。
(二)备孕阶段为达到良好的碘营养状态,应食用加碘食盐。孕妇和哺乳妇女应选用妊娠妇女加碘食盐或碘含量较高的加碘食盐,如无则选用普通加碘食盐,并鼓励摄入适量含碘丰富的海产食物,如海带、紫莱等(如每周喝一次适量的海带/紫莱汤)。
(三)妊娠期间如因妊娠高血压等特殊情况须减少食盐摄入,无法通过食用加碘盐补充碘时,应增加含碘丰富的海产食物(如每周喝2次适量的海带/紫菜汤)或添加碘奶制品等的摄入频次,维持充足的碘摄入量。
(四)使用加碘盐为婴幼儿烹饪辅食,辅食中应有含碘丰富的海产品。
(五)非母乳喂养的婴幼儿饮食主要是乳制品,应选择添加碘的乳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