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直属机构 > 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健康主题 > 学校卫生
学校生活技能教育
  • 2017-06-20 07:31
  • 来源: 学校卫生所
  • 【字体:  
  生活技能指人的心理社会能力,以人能否有效处理日常生活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为标志。学校生活技能教育是通过传授这些技能,让学生经历一个发展知识、态度、社会心理适应能力的学习历程。WHO这样描述生活技能教育“……考虑到文化和发展的前提,以恰当方式帮助儿童少年锻炼、强化心理社会能力;促进个人和社会发展,预防疾病和社会问题”。在我国,生活技能教育已被广泛应用在健康教育、疾病和伤害防治、学校心理教育等诸多方面。
  生活技能包括10种,分别是①自我认识能力:个体能对自己的个性、特长和缺点作客观评价。②同理能力:“同理”又称移情作用,指能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能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能同情并主动去帮助别人。③有效交流能力:能运用口头或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愿望等。④人际关系能力:和有效交流能力成对。能通过主动促进各种人际交流,为自己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屏障,也能用恰当的方式说“不”,保护自己免受伤害。⑤调节情绪能力:能辨别自己和他人情绪,运用适当的方法尽量把消极情绪逐渐调整为积极情绪。⑥缓解压力的能力:和调节情绪能力成对。能正确认识自己面临的压力,通过改变环境或生活方式等主动方式将这些压力减轻到不造成健康危害的程度。⑦创造性思维能力:能积极探索各种可能的途径,找到更多、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⑧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成对。不事事怀疑,不因循守旧,能从批判角度观察一些社会现象。⑨决策能力:面对问题时敢于做出自己的决定。⑩解决问题能力:和决策能力成对。能正确认识自己面临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