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直属机构 > 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健康主题 > 学校卫生
家长注意!“壮”和“胖”天差地别,别把孩子的“肥胖”当“壮实”坑娃
  • 2025-05-28 10:09
  • 来源: 学校卫生科
  • 【字体:  

  是胖,不是壮!!!

  “小孩儿胖点好,壮实”,你小时候有没有听到大人这样“夸奖”你呢?

  胖&壮

  健壮的孩子就像充满能量的小太阳,活力满满,运动能力超棒,动作敏捷又协调,反应速度也很快。

  而那些缺少活力,运动能力、肢体协调能力弱的孩子,就是我们口中说的胖小孩了。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肥胖率在发展中国家正在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多数肥胖儿童在成人后都将发展成为肥胖的个体,肥胖病将成为21世纪青少年健康第一杀手,并正成为新的公共卫生问题。

  那到底胖到什么程度算正常健康,什么程度又算肥胖呢?怎么判断咱家娃到底是“健壮小达人”还是“肥胖小选手”?接下来就给大家好好讲讲!

  判断是否肥胖两步走

  第一步:采用BMI进行初步筛查

  ●6—17岁中小学生“健康体重”的判断主要参考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BMI是通过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计算得出的数据,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及健康状况的指标。

  计算方法:BMI(kg/m2)=体重(kg)/身高2(m2)

  筛查标准:对照6—18岁学龄儿童青少年性别年龄别BMI筛查超重与肥胖界值表。凡BMI大于或等于相应性别、年龄组“肥胖”界值点者为肥胖

I183-信息公开审批表-家长注意!“壮”和“胖”天差地别,别把孩子的“肥胖”当“壮实”坑娃-黄雪华-2025-05-27561.png

   

  第二步:测量腰围作进一步筛查

  ●在初筛的基础上再评估是否为中心型超重或肥胖。通常采用腰围作为儿童青少年肥胖的补充筛查指标。

  测量方法:使用腰围尺测量腰腹一周的距离。

  ①被测者双手自然下垂,位于身体两侧,掌心朝向大腿目视前方;

  以腋中线肋弓下缘和髂嵴连线中点的水平位置为测量点

I183-信息公开审批表-家长注意!“壮”和“胖”天差地别,别把孩子的“肥胖”当“壮实”坑娃-黄雪华-2025-05-27723.png

   

  ③左手拿腰围尺,用右手将尺绕过被测者的腰部,测量时将腰围尺轻轻贴住皮肤,勿压入软组织;

I183-信息公开审批表-家长注意!“壮”和“胖”天差地别,别把孩子的“肥胖”当“壮实”坑娃-黄雪华-2025-05-27785.png

   

  ④在调查对象平静呼气末读数。

  筛查标准:根据卫生行业标准《7岁~18岁儿童青少年高腰围筛查界值》,以性别、年龄别第75百分位数(P75)和第90百分位数(P90)分别作为中心型超重和中心型肥胖界值点进行判断。

I183-信息公开审批表-家长注意!“壮”和“胖”天差地别,别把孩子的“肥胖”当“壮实”坑娃-黄雪华-2025-05-27903.png

   

  知道如何判断儿童青少年肥胖后,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

  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常见的几个问题。

  一、肥胖产生的原因?

  答:肥胖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不同类型的肥胖病因不同。

  单纯性肥胖是目前找不到明显原因的肥胖,占肥胖人群的99%。目前认为,单纯性肥胖与遗传、环境、心理、社会和生活方式等多因素密切相关,但归根结底是长期能量摄入大于能量消耗的结果。单纯性肥胖并不单纯,它会损害我们的寿命和健康。

  继发性肥胖是指一些疾病导致的肥胖,常见的疾病有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下丘脑或垂体疾病、胰岛细胞瘤等。这些由疾病引发的肥胖需要针对原发病因进行治疗,多数患者在治疗后体重可以恢复正常。

  二、“我很胖,但我很健康”,是真的吗?

  答:不是。

  《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显示,与正常体重儿童相比,肥胖儿童发生高血压、高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的风险分别为3.3倍、2.6倍、3.2倍。成年肥胖患者中糖尿病患病率14%~20%,高脂血症患病率35%~53%,血压患病率25%~55%,冠心病患病率10%~15%,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患病率10%~20%。此外,肥胖还与抑郁症、不孕、特定肿瘤、血栓、脂肪肝、胆结石、痛风、骨关节病变等密切相关,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l

  三、“小孩子胖一点才好”,这种观念正确吗?

  答:不正确。

  部分家长认为小孩子胖说明孩子的营养充分,这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事实上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肥胖不仅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骨龄提前,将来个头矮小,而且女孩子的青春期会提前,男孩子的青春期会延迟,可能导致成年后的不孕不育。此外,肥胖还会对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及心理智力等造成严重的危害。

  l

  四、单纯节食为何体重容易反弹?

  答:因为恢复正常饮食后摄入的能量会很快转变为脂肪储存起来。

  有很多肥胖者经历过减肥失败,他们一般采用单纯节食的方法减重,节食初期体重会明显下降,但一旦恢复正常饮食,体重会恢复原样,甚至 超过原来的体重。这是因为人们开始低能量进食(即单纯节食)时,身体的第一反应是我们处在“饥饿状态”,随即会动员肝脏通过糖原分解或糖异生的方式来提供能量,所以最初减重时身体丢失更多的是肌肉而非脂肪。当身体适应了低能量的“饥饿状态”后,一旦恢复正常饮食的能量摄入,身体就会认为我们不需要那么多能量,所以摄入的能量会很快转变为脂肪储存起来,使体重反弹,而之前丢失的肌肉因缺乏运动却未能得到恢复。因此,单纯节食减掉的更多的是肌肉,而反弹回来的体重更多是脂肪。此外,过度限制能量会引起营养素缺乏,甚至发生相关代谢性脑病,请大家务必要在医生指导下科学节食、辅助运动,长期坚持才会有良好的效果。

  五、仰卧起坐会减少腹部脂肪吗?

  答:不会。

  单纯的仰卧起坐主要训练的是腹部肌肉,但对脂肪的影响较弱,只有全身脂肪总量减少后腹部脂肪才能随之减少。因此,在科学减重使全身体脂减少的基础上再行仰卧起坐,才可以达到缩小腹围的效果。

  l

  六、如何选择健康的零食?

  答:应该根据零食的脂肪、盐和糖含量进行选择。

I183-信息公开审批表-家长注意!“壮”和“胖”天差地别,别把孩子的“肥胖”当“壮实”坑娃-黄雪华-2025-05-272202.png

  (1)可经常食用的零食(“一级零食”):低脂、低盐、低糖的健康零食。适当的时间如午休后可食用,每天可以吃。

  如:水煮蛋、无糖或低糖燕麦片、煮玉米、全麦面包、全麦饼干、豆浆、纯鲜牛奶、纯酸奶、瓜子、大杏仁、松子、榛子、蒸、煮、烤制的红薯、土豆、不加糖的鲜榨橙汁、西瓜汁、芹菜汁,以及苹果、雪梨、葡萄等各类水果。

  (2)适当食用的零食 (“二级零食”):中等量的脂肪、盐或糖类。每周可吃1~2次 。

  如:黑巧克力、松花蛋、火腿肠、酱鸭翅、肉脯、卤蛋、蛋糕、卤豆干、海苔片、葡萄干、奶酪、奶片、盐焗腰果、番薯干、果汁含量超过30%的果(蔬)饮料如山楂饮料、杏仁露、乳酸饮料等、鲜奶冰淇淋、水果冰淇淋等。

  (3)限制食用的零食 (“三级零食”):较高的糖、盐或脂肪,还可能含有添加剂或不健康成分,每周进食不能超过一次。

  如:炸鸡块、膨化食品(薯片、虾条等)、巧克力派、奶油夹心饼干、方便面、奶油蛋糕、炼乳、可乐、雪糕,以及棉花糖、奶糖等糖类和蜜枣脯、杏脯等果脯类。

I183-信息公开审批表-家长注意!“壮”和“胖”天差地别,别把孩子的“肥胖”当“壮实”坑娃-黄雪华-2025-05-272643.png

   

  七、生命早期的肥胖对成年后影响很大吗?

  答:影响很大。

  “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理论(即DOHaD理论)认为:除了遗传和环境因素,如果生命在发育过程的早期(包括胎儿和婴幼儿时期)经历不利因素(如营养或环境不良等),将会增加其成年后罹患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 病等慢性疾病的几率,这种影响甚至会持续好几代人。该理论作为当前医学界最为前沿的研究领域,强调了孕期宫内环境对于胎儿长期甚至多代健康的影响,因此孕期准妈妈的营养摄入、体重控制等对胎儿的健康和未来成长至关重要。保持均衡膳食、控制体重增长,可以有效降低胎儿未来患慢性疾病的风险。

  因此,儿童青少年健壮≠肥胖。肥胖是健康“大敌”,会引发代谢异常,让孩子发育提前,还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及抑郁症风险,严重危害健康。若儿童青少年期肥胖没解决,成年后也甩不掉。所以,家长一定要控制孩子体重在正常范围,提前防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