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值夏秋交替,气温变化大,有些孩子不适应气候的变化,加上抵抗力差,很容易出现发热的情况。
那么,孩子发热了,家长如何判断什么情况该去医院,什么情况可以在家先观察呢?今天,就跟大家讲讲孩子发热的“红绿灯”提示。
一、红灯亮!该去医院了
(一)神志和精神
当发热的孩子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时,建议到医院就诊。
1.孩子出现对呼唤没有反应或者叫醒后不能保持清醒、答非所问。
2.嗜睡,又或者是叫醒后含含糊糊答应几声,又很快入睡。
3.明显的精神不佳,对既往感兴趣的事情失去兴趣。
4.只愿保持一种姿势躺着或者坐着,替他换个姿势,表现出抗拒或者哭闹。
5.无诱因下出现摔倒,或者出现四肢抽搐、双眼凝视。
孩子在高热前常会出现寒战。有的家长会把寒战误认为是惊厥。两者的鉴别点主要是看神志是否清楚。寒战时,孩子只是全身怕冷发抖,但神志清楚,对答切题。寒战后,孩子的体温基本可达39.5摄氏度以上。当孩子出现惊厥时,会表现为神志不清。
(二)皮肤
1.皮肤出现苍白、发花。孩子的年龄越小,发热时皮肤越容易出现苍白、发花。另外,当孩子出现寒战时,皮肤也可能出现短时的发花。但若寒战停止后,孩子的皮肤仍然表现为发花时,家长就要引起重视了。
2.口周、口唇发紫。
3.面色煞白。
4.突然全身皮肤发黄。
5.皮肤上出现出血点或者瘀点、瘀斑。
(三)哭声
1.哭声虚弱、无力。
2.声音虽然响亮,但是非常尖锐刺耳,一刻不停。
(四)呼吸
1.呼吸急促。各年龄段孩子的正常呼吸频率为:年龄<1岁,为30~40次/分钟;年龄1~3岁,为25~30次/分钟;年龄4~7岁,为20~25次/分钟;年龄8~14岁,为18~20次/分钟。对于孩子来说,超过40次/分钟就提示呼吸加快。
2.呼吸不规律,时快时慢。
3.呼吸困难,坐起来比躺着会舒服点。
4.可见吸气性凹陷。吸气时,可见胸骨上窝、肋间隙、剑突下凹陷。
5.呻吟。
(五)心率
1.快:发热时心率普遍会加快,但若孩子的心率超过160次/分钟,需要立即就诊。学龄儿童的心率超过140次/分钟,也建议就诊。
2.慢:心率不快反慢,且伴有面色苍白或者胸闷不适,请立即就诊。
(六)小便
1.小便明显减少,若伴有哭时无泪(假哭不算),提示脱水的可能。
2.血尿。
3.尿频、尿痛。
相对而言,第一种情况更紧急,需要立即去医院。后两种情况,建议留好中段尿带到医院送检。
(七)其他情况
1.年龄小:小于3个月,体温超过38摄氏度。
2.囟门:前囟凹陷或者隆起。
3.活动受限:肌肉酸痛或者一侧肢体无力。
4.惊厥。
5.发热超过3整天。
6.伴随症状:除了发热,伴有剧烈头痛,或者频繁呕吐,或者剧烈咳嗽。
二、绿灯亮!先观察
当发热的孩子表现为以下情况时,可以在家中观察。
1.无“红灯亮”中的情况。
2.能吃能玩,精神好。
3.爱笑。就算偶尔哭,哭声响亮不尖锐,且能很快停止。
4.呼吸正常,心率正常,小便正常。
5.睡眠虽然较平常有增多,但是可以很快叫醒,且神志清楚。
在孩子发热的“红绿灯”提示中,我们并未提到发热时的温度。这是因为,孩子病情的轻重以及是否需要到医院就诊,与体温高低不成正比(超高热除外)。相对来说,孩子发热持续时间越长,越提醒家长需要去医院就诊查清原因。
(来源:“学生与健康”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