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团菌属(Legionella)是属于军团科的一群革兰染色阴性菌。目前已知军团菌属有48种,70多个血清型,22种有致病性。
一、发现历史
1976年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州费城举行独立200周年庆典活动期间,美国退伍军人大会中发生一起不明原因肺炎流行,共有221人发病,其中有34人死亡。经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各方面专家对病因进行深入的研究,最终由一名叫麦克迪德的立克次体专家于6个月后找到病原体。该病原体次年被命名为嗜肺军团菌,由它引起的疾病称为军团病。
二、临床表现
军团菌可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类型可分为肺炎型与庞蒂亚克热型。
(一)肺炎型:重型,潜伏期2-10天,呈亚急性发病,初期低热、头痛等,持续1-2天后表现为高热(39℃-41℃)、干咳、呼吸道困难、气短、畏寒、胸痛等。X线检查有肺炎的症状。重症有肝功能变化及肾衰。可引起多种器官感染。它的侵袭率为5%,可引起死亡,病程长,7-14天。
(二)庞蒂亚克热型:轻型,潜伏期1-3天,起病急,类似流感样症状,表现为发热、头痛、疲倦、食欲差、肌痛、畏寒、恶心、干咳、无肺炎症状,2-5天自动缓解,侵袭率90%,无死亡。
三、流行特征
(一)分布:军团病呈世界性分布,但流行和散发病例多见于欧美各国。我国在1982年首次从病人中分离到一株嗜肺军团菌(6型),以后又相继报道了多起军团菌暴发与散发病例。
(二)传染源:军团菌是兼性胞内寄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特别是在各种自然水源以及各种人工管道水源中,尤其是空调系统冷却塔、循环贮水池等更是军团菌的“常住地”。目前尚无证据表明感染者、病人或感染动物感染高等动物与人的载体。因此对环境中军团菌的调查和出现军团菌感染时对致病源的调查,对预防和控制军团病暴发具有重要意义。
(三)传播途径:呼吸道吸入是最可能的传播途径,含有军团的气溶胶颗粒通过空气由人直接吸入肺泡而致病。至今未见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故本病无需隔离。
(四)易感人群:人对军团菌普遍易感,以中老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基础免疫力较低、长期吸烟者、长期在宾馆、医院从事的工作者等易患该病。
(五)季节性:全年均有军团病发生。夏秋季节是军团菌病的高发季节。这与夏秋季节温度较高和中央空调的频繁使用有关。
四、防治原则
从流行规模和发病率看,军团病不是常见病和多发病,无自动免疫预防的迫切性。空调系统产生含菌气溶胶已成为引起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因而加强空调设备的清洗消毒,防止含菌气溶胶的产生和扩散是预防军团病的重要措施。
五、实验室检测
军团菌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多种,包括细菌学培养、免疫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技术等等,而诊断嗜肺军团菌的标准方法是细菌学培养和血清学方法。我中心微生物检验所根据《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5部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GB/T18204.5-2013”中的检测方法分离空调水中的嗜肺军团菌。同时对分离出的军团菌用乳胶凝集试验进行初步分型,必要时用军团菌荧光PCR检测试剂辅助判断。这些检测出的阳性军团菌数据对于流行病学调查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