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简介及常用检测方法
流感病毒简介及常用检测方法
  • 2019-07-06 08:50
  • 来源: 微生物检验所
  • 【字体: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主要是由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流感可防可控,预防流感要锻炼身体,注意个人卫生,流行季时,尽量少去人多密闭的场所,保持室内通风,必要时,可接种流感病毒疫苗。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病毒颗粒是多形性的,常为球形,其直径一般为80-120nm。病毒结构自外而内可分为包膜、基质蛋白和核心三部分,核心包含病毒遗传物质单股负链RNA,具有型特异性。包膜上有3种膜蛋白——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和M2蛋白(丙型流感病毒没有M2蛋白)。血凝素能凝集多种动物红细胞,是决定病毒有无感染性的首要条件;神经氨酸酶能帮助病毒穿过呼吸道黏蛋白,并与上皮细胞结合,还能帮助子代病毒脱离感染细胞,有利于病毒的释放。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流行的主要为甲乙两型。其中,甲型更容易引起流行,这是因为甲型流感病毒容易发生抗原漂移”——病毒亚型内部经常发生小变异。一般认为甲型病毒每13年就会出现一次新的变种,新旧变种有交替现象,每一次发生新变种总会伴随一次中小规模流感流行。如果变异幅度大,属于质变,即病毒株表面抗原结构一种或两种发生变异,与前次流行株抗原相异,形成新的流感病毒亚型。由于人群缺少对变异株的免疫力,从而引起大流行。甲型流感病毒是变异最为频繁的一个类型,每隔十几年就会发生一个抗原性大变异,产生一个新的毒株,十九世纪以来的几次人类流感大流行,都是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

实验室检测流感病毒方法常见以下几种:

1.病毒分离病毒分离常用有MDCK细胞分离和鸡胚培养分离。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能在MDCK细胞里增殖,采集到的活病毒接种在实验室培养的MDCK细胞里,生长增殖;同样,流感病毒接种在适龄鸡胚的尿囊腔和羊毛腔里,繁殖后,也可以获得足够数量的活病毒。再通过血凝和血凝抑制实验,鉴定流感病毒。两者的共同特点是特异性高,但检出率低于核酸检测,而且实验时间长。

2.核酸扩增常用的有普通PCR 和实时荧光PCR。普通PCR是以一种特殊的DNA聚合酶,把RNA逆转录成碱基互补的一条DNAcDNA),再以此条单链的cDNA为模板进行核酸扩增。在核酸扩增后再进行凝胶电泳,对照Marker,根据是否有预期大小目标片段从而判断实验结果。而实时荧光 PCR是在RT-PCR的基础上,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了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检测整个PCR进程。相对于普通PCR 实时荧光PCR具有直观、重复性好、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易操作的特点无需要后处理过程,避免扩增产物的污染,还有更短的检测时间,已经成为目前流感病毒的核酸检测的首选方法。

3.金标法快速检验能对采样液进行直接检测,时间短,一般用于群体性流感暴发疫情的排除与鉴别。

目前,我中心实验室对流感病毒检测方法已经开展的有荧光PCR检测、MDCK细胞分离和鸡胚培养分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