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为流行性出血热),由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鼠类是其主要传染源,该病具有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的极大危害性。
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病例分布30多个国家,是一个重大世界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该病已有半个世纪的流行史。1956年,我国将该病定为法定报告及重点防治传染病。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年发病数逾10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肾综合征出血热属于乙类传染病,鼠类为其自然宿主和主要传染源。根据S基因片段分型,我国已发现的有Ⅰ型Hantaan(野鼠型),Ⅱ型Seoul(家鼠型),Ⅲ型Puunmala(棕背型)。广东省每年都有出血热病例发生,近年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病例以农村青壮年人群为主,已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为掌握广东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疫情动态和流行规律,了解宿主动物情况和病原分布,分析其流行因素,以达到精准防控的目的,因此对鼠类的监测就成为了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下为活鼠标本的采集,进行实验室检测的相关方法。
1.real-time PCR法检测鼠肺脏标本
(1)实验前前要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好手套、口罩等防护设备。
(2)将鼠类动物固定在载物台上,腹部朝上,用剪刀剪开鼠腹腔和胸腔,并用止血钳拉开老鼠胸腹腔。
(3)采集老鼠肺脏应保证每只老鼠独自使用一把剪刀和镊子。
(4)现场采集标本时要带冰排,采集的标本要及时放入标本采样箱中4℃保存。
(5)鼠标本采集完毕后要进行消毒处理。
(6)采集的标本通过冷冻研磨仪进行高频震荡,从而得到破碎的样品,后续使用real-time PCR法进行出血热核酸检测。
2.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标本
鼠类动物采用股动脉放血,血液置冰箱自然析出血清或离心分离血清,然后把血清置于56℃水浴灭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鼠出血热抗体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