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常在冬春季节引起发病与流行。患者以儿童居多,流行时成年人发病也增多。人受脑膜炎奈瑟菌感染后,大多数表现为鼻咽部带菌状态,只有少数成为流脑患者。
脑膜炎奈瑟菌,俗称脑膜炎双球菌。它最主要的致病因子是内毒素,对血管的侵害非常大,可引起坏死性出血。严重败血症时可引起肾上腺出血,发生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一、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2~3天,主要表现为突发性高热、头痛、呕吐、皮肤和黏膜出血或瘀斑,以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根据细菌毒力和机体免疫状况,临床上可把流脑分为3个类型:轻型、普通型和暴发型,其中普通型占了90%以上。
轻型:临床表现为低热、轻微头痛、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皮肤可见少量细小出血点,可有脑膜刺激征。咽拭子培养可有脑膜炎双球菌。
普通型:前期大部分患者无症状。败血症期出现高热寒战,头痛,呕吐,周身不适等;70%的患者出现皮肤黏膜瘀点或瘀斑等重要体征,持续1~2天;脑膜炎期则高热、毒血症持续,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加重,颅压升高,脑膜的炎症表现;恢复期体温恢复正常,体征消失。
暴发型:病情较为凶险,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发病4~6小时内即可危及生命。
二、流行病学特征
病人和带菌者是流脑的传染源。由于大多数带菌者没有症状或者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略,因此带菌者是流脑流行的主要传染源。我国健康带菌者多以B群为主,在流行区A群或C群带菌率增高。而病原主要借咳嗽、喷嚏、说话等方式随飞沫进入呼吸道引起感染。
三、生物学特性
脑膜炎奈瑟菌是革兰阴性双球菌,呈卵圆形或肾形,常成对排列。脑膜炎奈瑟菌为专性需氧菌,初次分离时需要5%~10%的CO2环境下才能生长。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37℃,低于30℃基本不能生长或生长不良,因此生长温度可作为与其他奈瑟菌鉴别指标之一。脑膜炎奈瑟菌对营养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初代培养时需要在培养基内添加一定量的血液或者卵黄等动物体液营养物质。常用培养基为血琼脂、巧克力琼脂或卵黄琼脂平板。
脑膜炎奈瑟菌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很弱,对干燥、热力、消毒剂等均敏感。1%苯酚、75%酒精或0.1%苯扎溴铵均可迅速使之死亡。
四、实验室检查
(一)样品采集、送检
流脑的预防和诊断,实验室细菌培养和抗体测定相当重要,根据不同的目的,不同病期采集不同标本,如流行病学调查做密切接触者或人群带菌调查。病人菌血症期可采血进行培养;出现瘀斑者可挑取淤血点培养和涂片;对临床诊断特别需要者,则可做腰椎穿刺采脑脊液进行培养和涂片检查;上呼吸道感染期或带菌调查则采集鼻咽分泌物进行培养。临床标本应在发病就诊后最短时间内采集,最适宜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但不能因采集标本而延误病人治疗时机。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
(二)菌种的保存
1.短期保存
可用卵黄盐水保存。将需保存的菌种接种到该培养基中,37℃孵育12~16小时,取出用无菌塞胶封口,放22℃保存,每月接种一次。也可用巧克力培养基保存,将需保存的菌种接种到该培养基内,37℃过夜培养,4℃可保存1~2周。
2.长期保存
冻干是保存菌株最好和最方便的方法,且在运输过程中无不良影响。也可用脱脂牛奶、血液以及菌种保藏管保存。将需保存菌种接种到相应保存管中,混匀后-20℃或更低温可长期保存。
(三)检验方法
1.显微镜检查
在干燥载玻片上放1滴脑脊液沉淀,涂片,自然晾干,固定,革兰染色。脑膜炎奈瑟菌为典型咖啡豆状双球菌,若镜下可查见典型革兰阴性双球菌即可确诊。
2.分离鉴定
把可疑样品接种到巧克力平板上,5%CO2、37℃培养24h,脑膜炎奈瑟菌在巧克力平板上表面光滑突起、湿润、略带灰白色、露珠状半透明,菌落直径约1mm。培养时间延长的话,菌落会增大,变成黄色。绝大多数的脑膜炎奈瑟菌都分解葡萄糖和麦芽糖,产酸不产气。不分离蔗糖、果糖和乳糖。过氧化酶和氧化酶都阳性。疑似菌株还需要做血清分群鉴定。可用玻片凝集试验进行血清学分群。
3.分子生物学检测
(1)PCR检测:应用PCR检查病人急性期血清或脑脊液中脑膜炎奈瑟菌的DNA特异片段,对流脑病人进行早期诊断。对于不能用血清学分群的脑膜炎奈瑟菌疑似菌株,或无法进行脑膜炎奈瑟菌分离培养的脑脊液、血液和血清等标本,可采用PCR方法进行DNA扩增辅助检测或分群鉴定。
(2)脉冲场电泳(PFGE)技术:PFGE以其重复性好,分辨力强,被誉为细菌分子生物学分型技术的“金标准”。它可以用于大分子DNA的分离,其分辨范围达10Mb,而普通的琼脂糖凝胶电泳仅能分离小于500kb的DNA分子。通过PFGE分型可以比较菌株间的相似性,对于细菌性传染病监测、传染源追踪、传播途径调查和识别等暴发调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多位点序列分析(Multi-locus sequence type,MLST)技术:MLST为新近发展的分子分型技术。通过选取脑膜炎奈瑟菌基因组的7个管家基因:abcZ、Adk、aroE、fumC、gdh、pdhC、pgm,分别进行PCR扩增,然后把扩增产物进行回收、纯化和测序,再将7个片段的测序结果在数据库中进行比对,获得菌株的序列类型。
相对来说,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对于疾病暴发的监测有独到的优势,MLST对于全球流行病学是一个理想的工具,主要用于中长期的菌株种群进化研究。
(4)免疫学检测:1)血清分型鉴定:应用玻片凝集试验对脑膜炎奈瑟菌病原菌株或带菌者菌株进行血清学分群。2)乳胶凝集试验:应用乳胶凝集试验测定病人脑脊液、急性期血清和尿中脑膜炎奈瑟菌群特异抗原,辅助流脑临床诊断。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应用ELISA间接法检测病人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中抗A群或C群流脑IgG的抗体水平。若病人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较急性期呈现4倍或4倍以上升高有追溯诊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