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健康人经口摄入了正常数量、在感官无异常,但含有较大量化学性有害物的食物后,引起的身体出现急性中毒的现象。
1化学性食物中毒原因
食品被较大量的化学物质污染是引起化学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可能污染食品的有害化学物质主要有:重金属及其化合物,如砷、铅、汞等化合物;农药如有机磷、有机氯、砷制剂等;兽药,如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等;工业用有毒物质,如甲醇、甲醛等。大多数引起食物中毒的化学物质具有在体内溶解度高,易被胃肠道或口腔黏膜吸收的特点。
2化学性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
化学性食物中毒具有以下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无传染性;植物性食品中的果蔬类食品在化学性食物中毒中多见,其次是动物性食品;一般在进食后不久即发病,摄入量多的发病时间短,病情重;发病一般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有发生,第三季度发病率相对较高;发病无地域性,但农村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高于城镇,且多发生在家庭。
3常见化学性食物中毒及预防
3.1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亚硝酸盐是剧毒物质,常为误作食盐使用或人为投毒引起中毒。常见的亚硝酸盐有亚硝酸钠和亚硝酸钾,是一种白色不透明结晶的化工产品,形状极似食盐,味略咸。
中毒来源:误食、蔬菜本底含有、煮熟的蔬菜存放不当、食品添加剂、苦井水等。
预防方法:
①严格限制使用范围,仅可用于食品生产企业生产腌腊肉制品、肉灌肠、肉罐头产品,并有严格的使用限制。
②食用蔬菜应新鲜并避免加温时间过长,宜当餐用完。食用腌菜则应在放置20天之后,其本身的亚硝酸基本消失才可安全食用。
③不宜过量食用含亚硝酸盐较多的食品。如腌制、熏制、腊制的鱼、肉类、香肠、腊肉、火腿、罐头食品、渍酸菜等。
亚硝酸盐中毒剂量为0.3~0.5g,致死剂量为3g,亚硝酸盐食物中毒主要症状为紫绀(嘴唇发紫),特效解毒剂为美兰(亚甲蓝)。
3.2农药中毒
多是由于食用、接触有毒农药或食入蔬菜、水果中残留的农药超出安全量所致。
预防方法:蔬菜烹调程序按照一洗二浸三烫四炒。先以清水(或食品洗洁精)浸泡30分钟后再冲净,烹调前再经烫泡1分钟,可有效去除蔬菜表面的大部分农药。
3.3瘦肉精中毒
过量食用含有“瘦肉精”的动物产品(药物主要是蓄积在内脏)。
预防方法:到信誉好的供应商购买,如果发现猪肉后臀肌肉饱满突出而皮下脂肪很薄(不足1厘米)、瘦肉外观特别鲜红的,这种猪肉有可能含有“瘦肉精”。猪内脏应选择信誉好的品牌。
3.4甲醇中毒
因误食或饮用假酒可导致甲醇中毒。
中毒症状: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对神经细胞有直接毒作用,饮酒后先兴奋后抑制,出现嗜睡,再进一步发展为意识丧失,瞳孔散大,呼吸不规律,休克,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甲醇4~10g即可引起中毒,损伤视神经,30g即可致人死亡。甲醇中毒无特效解毒剂,通过洗胃、催吐、血液透析等可缓解。
4化学性食物中毒急救原则
在处理化学性食物中毒时,应凸显出一个“快”字。因为化学性食物中毒有发病快、潜伏期短、病死率高的特点,如果延误治疗会产生严重后果。
参考资料:
[1]丁晓雯,柳春红.食品安全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269-270
[2]深圳食事药闻.食物中毒知多少?化学性食物中毒[EB/OL]
来源:一食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