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多菌灵
多菌灵是由美国杜邦公司在1967年开发研制的一种内吸性杀菌剂,在70年代中期,中国和联邦德国就已经先后实现工业生产,由于多菌灵杀菌谱广、使用成本低,广受中国农民欢迎,在80年代就已经发展成国内产量最大的内吸杀菌剂品种。
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主要是阻止病菌菌丝的生长。对菌体细胞的作用类似秋水仙素,能与细胞核中微管蛋白的亚基结合成复合体,阻碍细胞分裂时纺锤丝的正常形成,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达到杀灭病菌的作用。它是一种高效低毒杀菌剂,具有很好的内吸性,能被植物体吸收,并在体内传导到植株的任何部位达到持续杀菌的目的。对病害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用于土壤处理或拌种时,持效期更长,一般可达30天以上。
由于我国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对科学用药常识和病虫害防控技术掌握不够,盲目用药、超范围、超剂量用药现象在一些地方或作物上比较普遍,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风险。根据我国GB 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规定,多菌灵在小麦、樱桃和柑橘等食用农产品中具有50项残留限量,限量从0.02毫克/千克到20毫克/千克(干辣椒)不等。
专家指出,多菌灵存在致癌可能性。同时根据欧盟农药数据库的资料显示,多菌灵可致遗传缺损或损害生殖能力,并具有很强的水生物毒性。
多菌灵属于苯并咪唑类杀菌剂,耐高温,306℃时分解,不溶于水,微溶于丙酮、三氯甲烷和其他有机溶剂,可溶于无机盐和乙酸。对酸碱都不稳定。对于多菌灵的检测,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