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流脑疫苗之间的区别
  • 2016-11-16 01:42
  • 来源: 免疫规划所
  • 【字体:  

  脑膜炎双球菌会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目前我市用于预防流脑的疫苗有:A群流脑多糖疫苗、A+C群流脑多糖疫苗、A+C群流脑结合疫苗、A+C+Y+W135流脑多糖疫苗、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
  彼此之间的区别如下:
  一、多糖疫苗与结合疫苗的区别
  “流脑多糖疫苗”指的是从脑膜炎双球菌培养液中,提取荚膜多糖制成疫苗。
  “流脑结合疫苗”多了一个步骤。从脑膜炎双球菌培养液中,提取出荚膜多糖后,再和某种蛋白质结合,制成疫苗。
  二、A群、A+C群、A+C+Y+W135群联合疫苗的区别
  就像人有不同的肤色,脑膜炎双球菌也有不同的分型。
  按照脑膜炎双球菌血清群特异性荚膜多糖抗原的不同,可以将脑膜炎双球菌分为13个亚群,其中A、B、C、Y、W135等亚群占90%以上。
  接种A群流脑疫苗后,可以预防亚型为A群的脑膜炎双球菌。
  接种A+C群流脑疫苗后,可以同时预防亚型为A群、C群的脑膜炎双球菌。
  接种A+C+Y+W135群流脑疫苗后,可以同时预防A、C、Y、W四种分型的脑膜炎双球菌。
  接种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后,除了能预防A群、C群的脑膜炎双球菌,还能预防b型流感。
  三、流脑疫苗中哪些是第一类疫苗,哪些是第二类疫苗
  A群流脑多糖疫苗、A+C群流脑多糖疫苗是一类疫苗,按照国家免疫程序,可以免费接种。
  A+C群流脑结合疫苗、A+C+Y+W135流脑多糖疫苗、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是二类疫苗,在知情同意、自愿接种的原则下,家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四、接种程序与接种对象
  (一)A群流脑多糖疫苗
  按照国家免疫程序,全程接种2剂,儿童6-18月龄接种2剂,2剂之间间隔3个月。
  (二)A+C群流脑多糖疫苗
  按照国家免疫程序,全程接种2剂,儿童3周岁、6周岁各接种1剂,2剂之间间隔3年。
  (三)A+C群流脑结合疫苗
  可作为A群流脑多糖疫苗的替代疫苗,不同生产企业生产的疫苗接种方法有所不同,具体的接种方法参照疫苗说明书。
  (四)A+C+Y+W135流脑多糖疫苗
  可作为A+C群流脑结合疫苗的替代疫苗,用于2岁以上的儿童及成人。具体的接种方法参照疫苗说明书。
  (五)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
  可作为A群流脑多糖疫苗的替代疫苗,具体的接种方法参照疫苗说明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