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常见的病毒性肝炎类型包括甲、乙、丙、丁、戊型肝炎。下面跟大家介绍一下通过血液等共同途径传播的肝炎:乙型、丙型、丁型肝炎。
一、传播方式
(一)血液传播: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如注射毒品等)、侵入性医疗或美容器具(如纹身、穿耳孔等),共用剃须刀和牙刷。这是乙、丙、丁型肝炎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二)性接触传播:与感染者进行无保护性措施的性接触。
(三)母婴传播:携带病毒的孕产妇可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
二、临床症状
乙肝和丙肝病程复杂,迁延成慢性后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各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相似,急性期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慢性感染者可症状轻微甚至无任何临床症状。
三、预防措施
(一)接种疫苗
乙肝疫苗:按“0-1-6个月”程序共接种3剂次疫苗;对HBsAg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建议肌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同时在不同(肢体)部位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对HBsAg阳性或不详产妇所生新生儿建议在出生后12小时内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若该新生儿体重<2000g者也应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按“0-1-2-7个月”程序完成4剂次疫苗接种。
预防接种是预防乙肝的重要措施,然而丙肝、丁肝迄今尚无疫苗可以预防。
(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1.接触患者血液及体液时应戴手套;
2.在性活动时使用安全套;
3.静脉吸毒者要进行心理咨询和教育,劝其戒毒,不共用针具;
4.不共用剃须刀及牙具等;
5.确保理发用具、穿刺和纹身等用具均严格消毒;
6.如果携带乙肝、丙肝、丁肝病毒,不要进行献血。
对病毒性肝炎要尽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及早处理,以防止流行。
参考来源https://www.chinacdc.cn/jkyj/crb2/yl/bdxgy/jxbdx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