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如何预防?
  • 2024-03-28 15:11
  • 来源: 免疫规划所
  • 【字体:  

  

  近来全球很多疫苗覆盖率较高的国家出现了“百日咳再现”的现象。许多家长对此也忧心忡忡,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预防百日咳。

  一、百日咳是什么?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被感染后,患者会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咳嗽末吸气性吼声。百日咳鲍特菌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弱,56℃ 30分钟、日光照射1小时、干燥3~5小时可灭活,对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敏感。

  二、百日咳如何传染?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患者、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开始至发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尤以潜伏期末到病后卡他期23周内传染性最强。

  三、百日咳的临床表现

  (一)卡他期

  表现为流涕、打喷嚏、流泪、咽痛、阵发性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该期排菌量达高峰,具有极强传染性。持续12周。

  (二)痉咳期

  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咳嗽末吸气性吼声,反复多次,直至咳出黏痰,昼轻夜重,睡眠期间痉挛性咳嗽更为突出,影响睡眠。痉咳次数随病情发展而增多。青少年或成人百日咳患者,常无典型痉咳,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和暂时性缓解交替。持续23周。

  (三)恢复期

  痉咳逐渐缓解,咳嗽强度减弱,发作次数减少,鸡鸣样吼声逐渐消失,阵发性痉咳症状可持续数周或数月。

  (四)并发症

  多见于新生儿和6月龄以下婴儿,以肺炎最常见,亦可并发肺不张、气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肺动脉高压、窒息和脑病等。

  、预防措施

  (一)百日咳患者及时接受隔离治疗

  隔离期为痉咳后21天。对患者所在房间应及时通风消毒。对患者接触物品应做好清洁和消毒。易感人群接触患者时应佩戴口罩,并严格执行手卫生。

  (二)易感人群暴露后紧急预防

  未全程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的人群,在暴露(即,接触传染源)后21天内接受药物预防或紧急接种疫苗预防。

  由于我国尚无适用于6岁以上人群的含百日咳成分疫苗,该部分易感人群可根据暴露风险,通过适时佩戴口罩、严格执行手卫生,避免与疑似患者接触,减少密闭场所内活动频次等方式进行预防。

  (三)适龄儿童及时接种疫苗

  目前我国针对百日咳使用的免疫规划疫苗是“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三联疫苗”。接种程序为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时各接种1剂次。若使用非免疫规划疫苗(如: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替代,则按相关疫苗说明书接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