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潜伏期14至28天,多见于5至9岁儿童,幼儿园、小学、中学是流腮暴发流行的主要场所。该病好发于冬春季,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唾液传播。
二、流腮主要有什么临床症状?
感染流腮病毒后发病的主要症状有单侧或双侧腮腺和(或)其他唾液腺肿胀、疼痛,张口和咀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腮腺肿大通常持续7至10天。15岁以上人群发生并发症的机会更高,男性风险高于女性。并发症主要有睾丸炎、乳腺炎、卵巢炎、脑膜脑炎、胰腺炎、耳聋等。
三、如何防治?
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流腮的方法,仍以接种疫苗预防为主。临床可针对症状进行支持治疗,针对传染源应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流腮病人自发病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前,应住院治疗和居家隔离休养。目前,我国儿童免疫规划程序规定,儿童可分别在8月龄、18月龄各接种1剂次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