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高血压最可怕,几大风险要格外当心
这类高血压最可怕,几大风险要格外当心
  • 2018-12-17 06:56
  • 来源: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所
  • 【字体:  

来源:慢性病防控与健康

 “身体健康是革命的本钱,但是,在繁忙的生活中,大家往往忙于工作,急于应酬,却忽略了身体健康这块风水宝地。其实,平时稍加注意,提早预防,健康就在我们身边。

高血压最可怕的症状是哪种?

一、没症状的高血压,最可怕

血压增高实际上是一个生命指标、一个生命体征数据。患了高血压,很多人会有症状,但有一些人偏偏没有感觉,这种人反而最危险。如果能感觉到血压高了、不舒服了,说明这是你的身体在自我保护。如果你感觉不到,很可能任由高血压损伤器官。

二、两个时间易犯晕,要警惕

头晕是高血压最常见的症状,而一天当中,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其实也有集中出现的时间。

因为高血压有两个峰值,分别是早上6~10点和下午的16~18点。在这两个时间段内,血压会升高,因此在这期间发生头晕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高血压患者在这两个时间段内要特别注意。

三、心率超80,要当心

2016年欧洲高血压学会发表的高血压伴心率增快患者管理共识指出,心率应当作为高血压患者综合评估的重要指标。但是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重视心率的很少,往往医生和患者都会忽视心率问题。

心率是交感神经激活的预测因子,心率上升意味着交感神经的过度激活,对引发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等有促进作用,所以心率上升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

普通高血压患者,当其心率超过每分钟80次时就需要进行心率管理。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或心力衰竭的患者心率超过每分钟70次就必须进行心率干预。

四、五种情况下赶紧测血压

(一)作息紊乱

有些人由于工作原因,作息时间十分不规律,连续的熬夜加班可能会使血压突然升高。如果加班不能避免,就应及时测血压。

(二)吸烟喝酒

大量吸烟、喝浓茶或浓咖啡等也可引起血压升高,这是因为尼古丁、茶碱、咖啡因这些物质能够兴奋交感神经系统,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饮酒对血压也有不小影响。

(三)情绪波动

情绪起伏较大,如极度兴奋、悲伤或焦虑、抑郁等不良精神状态可直接引起血压升高。如果遇到影响情绪的重大事件,要警惕血压突然升高的可能性。

(四)气温突变

换季或气温变化较大时应加强血压监测。部分高血压病人在冬季天气寒冷时血压会突然升高,而夏天天气炎热、出汗较多、饮水较少时血压会骤然下降。

也有部分高血压病人由于天热造成睡眠障碍、心情烦躁,血压反而会升高。

(五)合并其他疾病

如果患者存在疼痛、排便困难(如急性尿潴留、便秘)等,血压往往会突然升高。而急性心衰、急性心梗、大量失血、严重呕吐、腹泻等疾病则会造成血压突然下降。

五、治疗高血压避五误区

(一)不愿意过早服药

治疗高血压,越早获益越大。不少患者担心降压药会产生抗药性,却不知血压升高的主要危害并不是血压升高引起的症状,而是不知不觉中损害全身的血管,甚至影响心、脑、肾等多个器官的功能。

血压越早得到控制,就能越早地保护血管,预防多器官功能受损。

(二)血压正常即停药

高血压的治疗需要坚持用药,保持其稳定。高血压不能根治,但可以通过综合治疗来控制,贸然停药后血压会因此升高。而血压的波动过大,对身体内多器官的损害更加严重。

正确做法是:血压控制达标并长期稳定后(一般半年到一年),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少药物,并注意生活方式,长期规律监测血压的变化。

(三)过分依靠药物

高血压的治疗需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应该建立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控制和改正吸烟、过量饮酒、高盐饮食等不良习惯,对药物的治疗效果有辅助作用。

(四)只服药不看效果

高血压的治疗并非千篇一律,且个体对药物敏感性不一,需要通过定期监测血压观察治疗效果。

长期的规律监测并记录,可为掌握药物使用与血压变化关系、调整药物剂量及种类提供临床依据。

(五)自行购药服用要注意

高血压种类繁多,每一类的治疗用药有所差异,用药需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降压药的选用不仅仅针对控制血压,同时还要考虑对身体其他器官功能的保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