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慢阻肺早发现、早治疗
  • 2024-12-02 15:22
  • 来源: 健康教育与促进部
  • 【字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以持续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的慢性呼吸疾病,主要因长期吸烟或暴露于有害颗粒物或气体引起。

  《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数据显示,全国慢阻肺病患者人数近1亿,其中≥40岁人群占13.7%,是中国第三大致死性疾病。该病早诊率低且不可逆,很多患者发现时疾病已经进展到了中重度。因此,慢阻肺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

  慢阻肺的重要临床类型就是肺气肿,药物治疗效果往往有限。热蒸汽消融治疗术作为补充治疗方案,主要用于治疗中重度慢阻肺、经充分药物及康复治疗不佳的非均质性肺气肿的患者。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除了常规药物和手术治疗外,生物制剂等新型药物的出现,为患者提供了更精准的靶向治疗,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一、慢阻肺的主要临床表现

  慢性咳嗽:晨间咳嗽较为明显,夜间阵咳或排痰,症状可能随病情发展而终身不愈。

  (二)咳痰:一般为白色粘液或泡沫性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

  (三)气短或呼吸困难:这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患者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会感到气短,且随着病情的发展而逐渐加重。

  (四)呼吸功能下降:容易出现胸闷、气短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上面所说的驼背和脊椎过重负荷造成的。当脊椎后弯,胸廓畸形,便会使得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减少,从而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

  (五)喘息、胸闷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期患者会出现喘息和胸闷的症状。

  二、早诊断、早治疗

  肺功能检查是慢阻肺病最主要的诊断依据。如出现慢性咳嗽、咳痰、气促或胸闷喘息,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完善肺功能检查;4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有长期吸烟史、接触生物燃料、生活环境有明显空气污染的人群,应把肺功能检测作为年度体检常规项目。

  (来源:健康中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