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慢性肾脏病 看过来~
  • 2024-05-30 17:14
  • 来源: 公共卫生监测所
  • 【字体:  

  

  慢性肾脏病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的慢性进展性疾病,且已成为我国当前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高饱和脂肪酸、高嘌呤、高盐摄入等是慢性肾脏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有关的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肥胖、高尿酸血症也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膳食干预是国内外公认防治慢性肾脏病的有效和重要手段之一,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在合理用药的基础上进行膳食干预可明显延缓疾病的进展,推迟进入透析时间;慢性肾脏病透析患者在透析和合理药物治疗时,采用膳食干预可减少透析次数、预防营养不良,延长透析寿命。

  年初,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了四个食养指南,其中一个便是《成人慢性肾脏病食养指南(2024年版)》(以下简称“指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慢性肾脏病该怎么食养。

  本指南以食养理念为基础,依据现代营养学理论和相关证据,以及我国传统中医理论和调养方案,提出多学科优势互补的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食养10条基本原则和食谱示例。

  

  一、食物多样,分期选配

  慢性肾脏病患者应保持食物种类丰富多样,建议每日12种以上,每周达25种以上,合理搭配,保证营养素摄入全面和充足,少盐、少调味品、限酒或不饮酒,限制或禁食浓肉汤或老火汤。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膳食应在平衡膳食基础上,根据慢性肾脏病分期选配食物种类和质量,以减少肾脏负担为目标并满足其健康需求。

  二、能量充足,体重合理,谷物适宜,主食优化

  推荐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能量摄入量为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30~35kcal(如某患者理想体重为60kg,推荐能量摄入量为1800~2100kcal),对于超重或肥胖患者,能量摄入可减少500~750kcal,使其体重降至适宜范围内。

  有条件者可选择低蛋白大米、淀粉(米)和肾病专用能量补充剂等低蛋白高能量食品来辅助增加能量,帮助患者丰富食物选择,提高膳食干预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从而延缓疾病进展。

  三、蛋白适量,合理摄入鱼禽豆蛋奶肉

  大部分慢性肾脏病患者存在蛋白丢失,而摄入过多蛋白质会增加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脏负担,加速疾病进展。因此,临床营养师或专科医生应根据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疾病分期来选择其摄入食物的蛋白质种类和摄入量,优先选择鱼禽类,其次是大豆类,最后是蛋、奶、畜肉。

  四、蔬菜充足,水果适量

  鼓励慢性肾脏病患者适当进食蔬菜水果,推荐每日摄入蔬菜300~500g,水果200~350g,糖尿病肾病患者每日水果摄入量可适当减量至100~200g

  当患者出现水肿或高钾血症时,则需谨慎选择蔬菜和水果,并计算其中的含水量和含钾量,蔬菜推荐清水浸泡并飞水弃汤后进食,水果则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必要时咨询临床营养师或专科医生。

  五、少盐控油,限磷控钾

  推荐慢性肾脏病患者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g,避免进食烟熏、烧烤、腌制等过度加工食品,限制酱油、鸡精、各种酱料等调味品的摄入,尽量选择天然味道,如山楂、柠檬、醋等。对于出现水肿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应在临床营养师或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实施低盐膳食。

  慢性肾脏病患者应适当控制油脂摄入,建议烹调油摄入量不超过25~40g

  推荐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控制每日膳食磷摄入量不超过800~1000mg,以维持血磷在正常范围。

  出现高钾血症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同时严格控制高钾食物摄入,每日钾摄入量不超过2000~3000mg,维持血钾浓度在3.5~5.5mmol/L范围,避免摄入浓肉汤、老火汤、菜汤,推荐烹调时先飞水弃汤后食用。

  六、适量饮水,量出为入

  对于无水肿且尿量正常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每日饮水量1500~1700mL;对于存在水肿和(或)尿量较少的慢性肾脏病患者,需要根据每天的尿液排出量以及透析脱水量等来计划饮水量,量出为入,并在临床营养师或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实施低盐膳食,同时需减少摄入含水多的食物,避免加重水肿。

  七、合理选择食药物质,调补有道。

  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八、合理选择营养健康食品,改善营养状况。

  慢性肾脏病患者易出现营养不足,且常合并微量营养素的缺乏,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D、钙、铁、锌等。因此,慢性肾脏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营养评定和监测,并由临床营养师或医生对其进行营养指导,防止出现营养不足。一旦发现营养风险,及时进行膳食指导,必要时给予营养健康食品如膳食营养补充剂、肾病型能量补充剂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以纠正或预防营养不足。

  九、规律进餐,限制饮酒,适度运动。

  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规律进餐、定时定量,适度运动是维持慢性肾脏病患者健康的基础。

  过多酒精及其代谢产物通过肾脏排泄,可造成肾脏直接损害,同时可增加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患病风险,进一步加重对肾脏的损害。

  适度运动可增加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心肺耐力、改善肌力和肌肉容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十、定期监测,强化我管理

  一般情况下,慢性肾脏病患者应每日自我监测血压、体重、尿量等指标,每周进行饮食记录来监测食物摄入情况。根据病情和患者需要,还可每月/年到医院由医务人员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以便及早发现并防治营养不良。

  慢性肾脏病患者需要切实重视、学习慢性肾脏病知识和自我管理技能,应将营养配餐、合理烹饪、运动管理和定期监测作为基本技能,把自我行为管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应建立与临床经验丰富的营养师、医师团队的咨询和随访服务关系,主动进行定期的咨询,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并发症发生。

  更多食养建议详见《成人慢性肾脏病食养指南(2024年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