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高血压这样来食养
  • 2023-05-18 10:22
  • 来源: 公共卫生监测所
  • 【字体:  


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的全身性疾病,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7.5%。

高血压危险因素多与不合理膳食相关,包括高钠、低钾膳食、过量饮酒等。与膳食密切相关的超重和肥胖也是高血压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中心性肥胖,与高血压关系更为密切。膳食干预是国内外公认的高血压防治措施,对血压改善极为重要。

年初,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了四个食养指南,其中一个便是《成人高血压食养指南(2023年版)》(以下简称“指南”),今天我们就来会会高血压该怎么食养。

该指南以食养为基础,结合现代营养学和我国传统中医,提出具有多学科优势互补的5条食养基本原则和食谱示例。

(一)减钠增钾,饮食清淡

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逐步降至5g以下;注意家庭烹调盐外,其次为高盐调味品。

增加富钾食物摄入,如新鲜蔬菜、水果和豆类等。

适当选择富含钙、镁的食物。

清淡饮食,少吃含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包括油炸食品和动物内脏。少吃加工红肉制品,如培根、香肠、腊肠等。

(二)合理膳食,科学食养

食物多样,平衡膳食:保证五类食物(谷薯类、蔬菜水果类、动物性食物、大豆类和坚果、烹调油和盐)的合理搭配。

多吃含膳食纤维的蔬果,且深色蔬菜要占到总蔬菜量的一半以上。增加全谷物或杂豆摄入。多优质蛋白的摄入,如奶类、鱼类、大豆及其制品。限制添加糖摄入。

根据中医食养的基本原则,高血压的不同证型应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南中提到了7种中医证型(肝火上炎证、痰湿内阻证、瘀血内阻证、阴虚阳亢证、肾精不足证、气血两虚证、冲任失调证),不同证型各有适合的食药物质、食谱和食养方示例。

)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推荐将体重维持在健康范围内:体质指数(BMI)在18.5~23.9kg/m2(65岁以上老年人可适当增加);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建议所有超重和肥胖高血压患者减重。控制体重,包括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身体活动。

)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不吸烟,彻底戒烟,避免被动吸烟。不饮或限制饮酒。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

)监测血压,自我管理

定期监测血压,了解血压数值及达标状态,遵医嘱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坚持长期治疗,自我管理。

更多食养建议详见《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年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