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势汹汹的猴痘,到底是什么?
  • 2022-11-30 09:05
  • 来源: 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 【字体:  


据报道,本轮疫情自5月7日英国发现以来,截至5月26日已有23个国家报告257例猴痘确诊病例和120例疑似病例。猴痘之前只在非洲流行,这一次突然出现在并非猴痘流行的国家,引起了全球关注。

1猴痘的前世今生

猴痘属于病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最早是在猴子身上发现的,可由动物传给人。人类感染猴痘病毒的历史,始于1970年代。刚果民主共和国1名9岁男孩是首个确诊者。此后,有10个非洲国家陆续报告人类猴痘病例。其中,尼日利亚从2017年9月至2022年4月30日持续报告确诊和疑似病例。2021年,美国、英国、以色列、新加坡先后报告确诊病例,相关患者都有尼日利亚旅行史。因此,今年的这次疫情意外在欧美国家陆续涌现患者大多没有非洲国家旅行史,这引起了公共卫生专家的极大关注。

2猴痘传播呈现新变化

据世卫组织信息显示,以往的猴痘流行在主要流行国,感染者多是在杀死或准备食用野味时从受感染的动物身上获得病毒,具体包括直接接触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等;感染动物若烹饪不当就吃进肚,也是危险因素;二次传播或人际传播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即带有病毒的飞沫可以感染眼睛、鼻子和咽喉黏膜,健康人接触感染者的体液或接触被猴痘污染的衣服、床单也可能导致感染。而这波猴痘疫情,多地不少人主动报告有过男男性行为。西班牙两大暴发点病例更都是与其他男性发生过性关系的男性。

世卫组织指出:猴痘在与有症状的病例发生密切身体接触的人群中正在发生人际传播。此外,它还可能经由母婴传播和性传播与具有传染性的人密切接触,则感染猴痘风险更高。高风险人群包括卫生工作者、家庭成员和性伴侣。

3.猴痘与天花是“近亲”

猴痘和人痘(天花)相近,两者感染后的症状相似。潜伏期大概为5至21天,平均约为12天。发症后的初期症状包括高烧、头疼、寒战、心跳加速及身体酸痛,最典型的症状便是2~3天后皮肤大范围起红疹。猴痘症状比天花轻,但因为败血症、骨髓炎、脑炎、脑膜炎、肺炎等并发症,分支的最高病死率可能达10%。

4.天花疫苗或能防猴痘

据WHO认为,随着1980年消灭天花、随后停止接种天花疫苗,猴痘已成为最严重的正痘病毒。目前没有针对性药物或疫苗,这不意味着医学界对之束手无措。过往经验证明,接种天花疫苗或可防止猴痘,有效率为85%。世卫组织指出,虽然此次疫情不寻常,但仍是“可控的”,暂不需要大规模猴痘疫苗接种。

5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公众应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猴痘病毒的动物,避免食用野味,避免接触任何与猴痘患者接触过的物品,如床上用品等;与疑似受感染的动物或人类接触后,要尽快做好手部及相关部位清洁;护理猴痘病人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来源:广东疾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