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脑科普ABC
  • 2005-02-17 10:18
  • 来源: 防疫科
  • 【字体:  

  流脑是一种常见的、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型脑膜炎,经常有散发病例出现。目前引起我国安徽等少数地区传播流行的是C群脑膜炎双球菌,这是我国近年来才新发现报告的菌群,广东现有流脑病例仍为以前流行的A群。本次流脑疫情具有几个特点:病例为多点散发;发病年龄多在13-18岁之间,以中小学生为主,学生占总发病数的77%;发病数比上年同期有所上升,所以加强预防控制十分必要。



  1.流脑的病原体是什么?



  流脑细菌群分13个群,最多见的是A、B、C三群,在我国过去最多见的是A群,占90%左右。感染上C型流脑菌群后死亡率较高是因为以前人们接种的都是A群菌,人体对C群菌的抵抗力很弱,一旦感染上就容易发病,而且,C群菌相对于A群菌来讲,其本身的毒力比较强,引起暴发型流脑较多,而普通流脑的病死率在5%左右,暴发型流脑的病死率则高达50%以上,这些都决定了C型流脑的高死亡率。



  2.什么季节易发生流脑?



  流脑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较多,2--4月达到发病高峰, 5月份迅速下降,6--10月发病处于最低水准。



  季节性升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冬春季人们多在室内活动,人们之间接触频繁密切,有利于流脑的传播和扩散,同时冬春季气候寒冷、干燥或忽冷忽热以及由于其它病原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使呼吸道局部抵抗力减弱,也是流脑容易感染的诱因。



  3. 流脑是如何传播的?



  经呼吸道传播,病原菌主要是通过咳嗽、喷嚏等经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由于本菌在外界生活力极弱,故很少间接传播。但密切接触如同睡、怀抱、喂奶、接吻等,对2岁以下婴幼儿传染本病有重要意义。



  4.流脑的好发人群?



  人群对流脑菌群普遍易感,在各年龄组人群中均可发生。流脑一般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患者主要是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特别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容易感染。临床上也发现有成年人患此病,而成人的病死率高。



  近年广东流脑发病者主要是成年人,而且以居住环境差的流动人口和民工为主,这些外地人口有的在当地没有注射疫苗,抗体水平低容易被感染。卫生部已发出通知做好流脑疫苗免疫接种,提高疫苗覆盖率,尤其要加强人口密集地区的免疫接种。 5.流脑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潜伏期一般2~3日(1~10日)。发病初期可有低热、咽痛、咳嗽及鼻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随后体温升高、畏寒,头痛、呕吐,皮肤黏膜出现大小不一、分布不均的皮疹等。病情严重时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喷射状呕吐、怕光、狂躁、颈后疼痛、颈项强直等症状,如不及时抢救,可以在24小时内死亡。由于流脑临床类型较多,有些病人最初可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不容易引起重视,因此,在该病流行期间,如果发现有不明原因的发热、头痛、咽喉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6.得了流脑的预后如何?



  流脑的治愈率达到95%以上,一般死亡病例多为暴发型,短期内死于严重休克或脑疝,普通型病例儿早期采用有效药物能够彻底治愈,并发症和后遗症很少见,对不典型病例或诊断不及时,又延误了正确治疗,易发生后遗症,因此患流脑后,一定要及时就诊治疗。



  7.如何预防流脑?



  1) 6个月至15岁的儿童,是流脑的易感人群,必须按免疫接种时间,及时接种流脑疫苗。接种疫苗后免疫时间可维持一年以上。



  2) "三晒一开",杀灭病菌。脑膜炎双球菌有怕冷、怕热、厌氧的特性。所以,在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流通的环境中不易生存。"三晒一开"就是常晒太阳、晒被褥、晒衣服,居室常开窗通风,以达到杀灭该病病菌的目的。



  3) 在流脑好发季节,室内还可经常用食醋、艾叶等熏蒸消毒,杀灭病菌。



  4) 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咽喉痛等症状,应提高警惕。出现高烧不退、剧烈头痛、喷射呕吐并出现皮肤淤斑等症状,应立即送医院检查,确诊者应隔离治疗。



  5) 对与病人密切接触者,要严密观察,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进行预防,没有接种过流脑疫苗的建议接种疫苗。



  6) 病人污染的环境、用品等要严格消毒,以防扩散。



  7) 抵抗力比较弱的人容易被流脑病菌侵袭,因此要建立科学生活方式,按时作息,保证睡眠,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8) 学生已经放假,而且春节即将到来,青少年要少去或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8.怎样区别流脑与感冒?



  感冒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常见病,冬、春二季发病率也很高。发热、畏寒、头痛、咽痛、流涕、咳嗽是感冒的主要症状。 而流脑的初期症状,主要表现是发热、头痛、咽痛、上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流涕、咳嗽等等。很像感冒。因此,往往不被人所重视,常有人视流脑为感冒,延误了治疗。流脑重者表现为突然高热,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头颈强直,皮肤有出血点,大、小便失禁,昏迷,抽搐等。



  9.流脑传染性如何?



  流脑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但它在体外生存力极弱,故通过日常用品间接接触传染的机会极少,细菌常通过呼吸道和鼻咽部分泌物(如通过咳嗽、喷嚏、接吻等)直接传播。流脑细菌的传染性比流感或SARS弱得多,一般性接触或仅仅吸入了脑膜炎患者呼吸过的空气是不会被传染的。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研所 郭汝宁 梁文佳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