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鹦鹉热”
  • 2023-04-28 10:10
  • 来源: 信息教育部
  • 【字体:  


一、鹦鹉热是什么?

鹦鹉热(Psittacosis),是一种由鹦鹉热病衣原体(Chlamydophila psittaci)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最初在鹦鹉身上发现,后来研究发现几百种鸟类可以携带、传播鹦鹉热衣原体。

这些衣原体主要在各种鸟类之间传播和感染,偶然由带菌鸟类传染给人。

人感染后通常表现为高热、恶寒、头痛、全身肌痛、咳嗽和肺部浸润性病变等症状特征。

二、鹦鹉热是怎么传播的?

(一)传染源

鸟类为主,包括鹦鹉、长尾鹦鹉、相思鸟、金丝雀、鸽子、海鸥等其他鸟类也可成为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人际传播十分少见。

鸟类可以通过受污染的水、食用粪便污染的谷物、食用受污染的尸体、吸血的外寄生虫(如虱子、螨虫和苍蝇)和巢内传播等方式在鸟类之间传播鹦鹉热衣原体。

人的感染是通过接触禽类的排泄物或者渗出物传播。最普遍的形式就是通过吸入干燥排泄物的微粒感染。人们也可能因为口与鸟嘴接触(接吻)或触摸已经受到感染的鸟的羽毛或组织而被传染。人接触鹦鹉热衣原体后一般在1~2周(最长可至45天内)发病。

三、鹦鹉热发病时有什么症状?

鹦鹉热部分症状与新冠、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症状较为相似,人感染后通常多为急性起病,高热、寒战,全身不适,疲惫无力,纳差,少数缓慢起病。剧烈的头痛和全身肌肉疼痛是常见的症状。

四、日常如何预防鹦鹉热?

(一)正规途径购买鸟类

饲养鹦鹉等宠物鸟类时,应该从正规途径购买宠物鸟,不要饲养来历不明、未经检疫的鸟类。

(二)家养宠物鸟做好卫生及防护

在家饲养鹦鹉等宠物鸟类时注意环境的维护,当处理鸟粪或鸟粪污染的台面时,请佩戴口罩和手套,清洗前先用水或消毒液覆盖表面,清洗中避免吸入扬起的尘埃,清洗后用洗手液或肥皂彻底洗手。

家中有体弱的老人、儿童或者免疫力低下的人时,尽量不饲养鸟类作为宠物。

(三)就医时,请告知医生鸟类饲养史

当出现相关症状进行就诊时,请及时告知医生鹦鹉或其他鸟类饲养史,便于及时确诊和治疗。

(来源:北京疾控公众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