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媒传染病是以蚊子为主要传播媒介的一类传染性疾病,常见的蚊媒传染病有疟疾、登革热、基孔肯雅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夏秋季节是蚊媒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民间把疟疾称为“打摆子”,感染了疟疾的人会出现间歇性寒战、高热、出汗、脾肿大、贫血等,它是由按蚊传播的。登革热及基孔肯雅热病人发病症状相似,通常突然发病,有畏寒、发高烧、皮疹、头痛及全身肌肉和关节痛等症状,登革热及基孔肯雅热是由伊蚊传播的,此蚊俗称“花斑蚊”。 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急,病人有高热、头痛、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重型患者病后往往有后遗症。
蚊子不光会吸血,会传播疾病,还是偷袭高手,令人防不胜防,尤其是婴幼儿,家长一不留神,宝宝就会被叮出几个“包包”,那么,究竟该怎样对付它呢?下面,让我们告诉大家三大对付蚊子的“杀手锏”。
一、杀蚊
市面上常见的杀蚊药都能有效杀灭大部分的蚊子,家庭灭蚊应在人撤离后,关闭所有门窗进行熏蒸。但是,由于蚊子的流动性极大,局部地点灭蚊后,短时间内即有其他蚊子飞入,因此,灭蚊宜采取大范围、大规模的行动,才会有良好的效果。
二、防蚊驱蚊
蚊帐、防蚊液、蚊香及捕蚊灯、纱门纱窗都是常用的防蚊方法。最安全、有效的防蚊工具就是蚊帐;防蚊液适合在外出时使用,特点是使用方便,不受时间和使用条件的限制,直接涂抹于裸露的皮肤上即可起到驱蚊效果。但如在室内用于小孩身上,则应使用低浓度防蚊液;无论是使用传统蚊香或电蚊香,使用时需维持一定的通风状态。可趁着睡前房间没有人的时候,先点上蚊香,待30分钟过后,打开房间通风一下,再进房睡觉,这样不仅具备除蚊效果,也可减少安全上的顾虑;捕蚊灯能有效吸引室内蚊子,在启动后,可降低室内蚊子密度;白天,蚊子多在室外活动,关闭纱门纱窗可防止蚊子入屋;熏衣草、罗勒、香茅、臭草等具特别气味的植物,具有部分防蚊效果,可供辅助。
三、清除蚊虫孳生地
蚊子会在静水中产卵,做好家居清洁和环境卫生,翻盘倒罐、清除室内外各种积水容器中的积水,消灭蚊子幼虫的孳生地,可以降低未来的蚊子密度,如果家家户户都能注意清除蚊虫孳生地,那自然环境中的蚊子数量将大幅度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