恙虫,又称恙螨、沙虱,能传染恙虫病。此病首先由我国晋朝科学家葛洪(公元313年)发现并记载。在动物分类上,恙螨属节肢动物门蜘蛛纲。全世界已知的恙螨有3000多种,中国有500多种。能自然携带恙虫病东方体的恙螨有20多种,但能真正传播恙虫病的只有10种,我国已经证实的恙虫病传播媒介有地里纤恙螨、小板纤恙螨、微红纤恙螨、高湖纤恙螨、海岛纤恙螨和吉首纤恙螨等。
一、恙虫的生活史和形态
恙虫的生活史主要包括卵、幼虫、若虫、成虫四个阶段。只有幼虫阶段叮咬人体或其他宿主并引起伤害,刚孵出时幼虫体长约0.2mm,吸血饱食后可达1.0mm左右。
二、恙虫的分布
恙虫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我国以东南沿海至西南边境省区为主要分布区域。孳生地多为隐蔽、潮湿、多草、多鼠的场所,如江河沿岸、溪边、山坡、山谷、森林边缘及荒芜田园等杂草丛生的地区;也可见于村镇附近的农作物区、菜园、瓦砾堆、墙角等处。
三、危害方式
恙虫幼虫危害人体的方式包括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两种。直接危害是指虫体本身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可导致恙螨皮炎。间接危害是指恙螨传播恙虫立克次体,引起可以致命的急性传染病——恙虫病。
恙虫病是由感染了恙虫病东方体的恙虫幼虫叮咬人体所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恙虫是恙虫病东方体的主要寄生宿主、储存宿主和传播媒介;临床特征为发热、特异性焦痂或溃疡、局部或全身淋巴结肿大、皮疹,严重的并发症甚至会导致死亡。广东地区以5—10月为恙虫病高发期。
四、预防措施
1.消灭传染源:以灭鼠为主要措施。
2.切断传播途径:改善环境卫生,除杂草,消灭恙虫孳生地。野外作业时,可对该地区喷洒杀虫剂消减恙虫。
3.个人防护:避免在草地上坐、卧、晾衣被;野外活动时,最好穿长袖衣服,还要扎紧袖口、裤管口,避免皮肤裸露于草丛,或在裸露皮肤上擦驱避剂等,防止恙虫的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