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志贺氏菌是什么?
志贺氏菌是引起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的病原菌,故俗称痢疾杆菌。
二、感染志贺氏菌后有哪些症状?
起病急骤,畏寒、寒战伴高热,继以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每天可排便10~20次,但量不多,呈脓血便,并有中度全身中毒症状。重症患者伴有惊厥、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也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三、志贺氏菌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一)食物型传播:志贺氏菌在蔬菜、瓜果、腌菜中能生存1~2周,并可繁殖,食用生冷食物及不洁瓜果可引起菌痢发生;带菌厨师和细菌污染食品常引起菌痢暴发。
(二)水型传播:细菌污染水源可引起暴发流行。
(三)日常生活接触型传播:污染的手是非流行季节中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桌椅、玩具、门把手、公共汽车扶手等均可被志贺氏菌污染,若用手接触后马上抓取食品,或小孩吸吮手指均会致病(为此,老百姓也俗称为“脏手病”)。
(四)苍蝇等媒介生物传播:苍蝇粪食兼食,极易造成食物污染。
四、如何预防志贺氏菌感染?
预防志贺氏菌感染的关键是做好个人及环境卫生,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防止病从口入。日常生活中,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如出现发热、腹痛、腹泻、拉黏液脓血便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