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5日 星期一 白天:多云,有阵雨或雷阵雨 夜晚:多云,局部有阵雨 26到33度 偏南风2到3级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图片新闻
东莞卫生健康工作2024成绩单出炉,2025年这样干!
字体大小: 发布日期: 2025-01-27 16:15 来源: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微信图片_20250127160524.jpg


  1月21日,2025年东莞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召开,东莞市政府副市长黎军、市政府副秘书长冯彬出席,市卫生健康局局长张巧利作工作报告,总结2024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安排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

  过去一年,东莞卫生健康系统围绕高质量发展四大愿景目标,着力优供给、夯基础、筑屏障、促健康,健康东莞建设扎实推进,群众健康福祉可感可及呈现新气象,得到市委、市政府和广大市民高度肯定。

  黎军强调,全市卫生健康系统要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落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同时高标准谋划“十五五”规划,推动卫生健康事业迈向新高度。

  2025年既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立足当下,着眼未来,2025年以及“十五五”期间,东莞卫生健康系统将按照“三网两体系一高地”工作思路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其中,“三网”是指构建全面、高效的公共卫生防护网,构建均衡、普惠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网,构建全龄、全员的智能健康管理网;“两体系”是打造整合型、高品质、现代化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打造均衡性、功能化、差异式的健康空间布局体系;“一高地”是打造东莞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高地。

  围绕“品质医疗、温暖服务、守正创新、协调发展”愿景目标,新的一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将推动资源向基层、预防和中医倾斜,注重深化医改系统集成和整体成效,突出卫生健康资源提质增效和均衡布局。

  为此,2025年东莞卫生健康系统要重点抓好十项工作,分别是: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夯实组织基础。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持续传播行业正能量。

  二、坚持公益性,深化“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健全体制机制。加强卫生健康数字化建设。完善药物制度政策。推动医疗护理员微改革。

  三、持续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推进疾控体系改革。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强化重点疾病防控。加强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

  四、推动优质资源提质增效、区域均衡布局。加快高水平医院建设。加快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加快打造优势专科。加快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五、以基层为重点,做优做实社区卫生健康服务。组织对全市3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巡查。提升基层优质医疗服务。加强基层卫生信息、药物和人才保障。

  六、健全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推动中医医院建设再上新台阶。优化“15分钟优质中医药服务圈”。不断提升中医药民生服务能力。加快推进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大力促进中医药多元繁荣发展。

  七、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提高“一老一小”健康服务水平。完善生育政策体系。提升妇儿健康保障水平。提升老年人健康保障水平。

   八、提升卫生健康依法行政和行业治理水平。强化依法行政。强化行业综合治理。强化职业健康管理。全面加强经济运营管理。

  九、推出系列便民利民措施。免费为3.2万名孕妇、3.2万名新生儿提供产前、新生儿疾病筛查。打造“4分钟社会救援圈”,培训心肺复苏急救志愿者3万名,增设400台以上自动体外除颤器。

  十、统筹好卫生健康领域安全和发展。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进“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措施落地见效。开展医疗机构消防安全星级管理。

  过去一年,东莞卫生健康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扎实推进健康东莞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2024年,“十四五”规划20项指标中有11项提前达标,高质量发展指数排名全省第5,职业健康、基本公共卫生、综合医改考核分别排名全省第1、第2、第3,均为近5年最好成绩。高水平举办第九届“东莞好医护”评选活动,以典型故事塑造了东莞医护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白衣铁军”形象,铸牢了“生命至上、忠诚担当、厚德精医、大爱无疆”的精神品质。东莞市还成功举办了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新增4项签约合作项目。

  在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方面,东莞市人民医院首次进入全国A+序列,市中医院挺进全国中医医院50强,市第八人民医院成为全省第2家三甲儿童专科医院。全市新增医疗床位1598张,构建了全市“心电一张网”,并发布全省首个互联网护理服务地方标准。

  公共卫生安全屏障不断筑牢。市疾控中心重新组建并挂牌运作,成功处置了新冠病毒变异株感染、手足口病、登革热等疫情。全市免费接种免疫规划疫苗203万剂次,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更加完善。

  中医药强市建设亮点纷呈。东莞市建设了4家新型镇级中医医院,组建首个中医紧密型医联体,并入选国家儿童青少年肥胖中医药干预试点地区。此外,还创新举办了中医潮集、中医夜校等活动,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不断巩固。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396所,2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国家推荐标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持续做实,常住人口签约率达58.62%。

  群众健康获得感持续增强。全市常住人口出生6.47万人,新增托位2.02万个。妇幼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降至1.07/10万和1.53‰。老年健康服务更加普及,全市有医养结合机构13家,新增10家安宁疗护试点单位。


隐私条款 |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链接我们 | 网站地图 |
地址:东莞市南城区三元路8号报业大厦附楼   TEL:0769-23281111   网站标识码:4419000070
主办单位:东莞市卫生健康局   备案号:粤ICP备19146426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