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简称金葡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多存在于人和动物的鼻腔、咽喉、皮肤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
一、致病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引起人和动物机体局部、脏器的化脓性感染,重者可引起败血症、浓毒血症等全身感染,属于人畜共患病原菌。金葡菌的致病力强弱主要取决于其产生的毒素和侵袭性酶,以肠毒素、血浆凝固酶、溶血毒素、耐热核酸酶、溶表皮素常见。
二、生物学特性
典型的金葡菌为球型,菌体较小,直径为0.8μm左右。显微镜下排列成葡萄状,大小一致,革兰染色阳性,衰老或死亡后可转为阴性。金葡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有高度耐盐性,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生长pH为7.4。对营养需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普通琼脂上形成圆形凸起,直径1~2㎜,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不透明的菌落,产生黄色脂溶性色素,仅菌落呈色;血平板上,金葡菌因产生溶血素,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的溶血环;在Baird-Parker培养基(B-P)平板上:典型菌落呈圆形,光滑突起,湿润,直径1~2㎜,中部黑色,灰白色边缘,浑浊环,外层有透明带。
金葡菌过氧化氢酶阳性,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产酸不产气,甲基红反应阳性,VP反应弱阳性。
三、实验室检验
方法来源:GB4789.1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一)样品处理
称取25g样品至盛有225mL7.5%氯化钠肉汤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r/min~10000r/min均质1min~2min,或放入盛有225mL7.5%氯化钠肉汤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齐拍打1min~2min。若样品为液态,吸取25mL样品至盛有225mL7.5%氯化钠肉汤的无菌锥形瓶中,振荡混匀。
(二)增菌
将上述样品匀液于36℃±1℃培养18h~24h。金黄色葡萄球菌在7.5%氯化钠肉汤中呈浑浊生长。
(三)分离
将增菌后的培养物,分别划线接种到Baird-Parker平板和血平板(或显色平板)。血平板36℃±1℃培养18h~24h,Baird-Parker平板36℃±1℃培养24h~48h,显色培养基按相关产品的使用指南进行。
(四)菌株鉴定
挑取可疑菌落进行染色镜检、观察溶血和血浆凝固酶试验。
1.染色镜检: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排列呈葡萄球状,无芽孢、无荚膜,直径约为0.5μm-1μm。
2.血浆凝固酶试验:取新鲜配置的兔血浆0.5mL,放入小试管中,再加入BHI培养物0.2mL~0.3mL,震荡摇匀,放置于36℃±1℃温箱或水浴箱内,每半小时观察依次,观察6h,如呈现凝固(即将试管倾斜或倒置时,出现凝块)或凝固体积大于原体积的一半,可判定为阳性。
目前我中心实验室主要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技术运用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广东省食源性疾病监测、本市食物中毒爆发事件及各类传染病疫情的细菌性致病因子检测工作中,对细菌性传染病监测、传播途径调查和识别等爆发调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