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简介
埃博拉病毒简介
  • 2019-09-10 06:37
  • 来源: 微生物检验所
  • 【字体: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是引起埃博拉出血热(Ebola Virus DiseaseEVD)的病原体,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及其污染物等而感染。人群普遍易感。临床表现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病死率高达50%~90%

一、病原学简述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可在人、猴、豚鼠等哺乳动物细胞中增殖。埃博拉病毒可分为五个型:扎伊尔型(毒力最强)、苏丹型、塔伊森林型、莱斯顿型(对人不致病)和本迪布焦型。该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1005分钟即可灭活;对紫外线、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二、临床表现

埃博拉出血热潜伏期为221天。患者急性起病,发热并快速进展至高热,伴乏力、头痛、咽痛等;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皮疹等。病程第34天后可进入极期,出现持续高热、感染中毒及消化道加重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休克及多脏器受累,多在发病2周内死于出血、多脏器功能障碍等。

三、实验室检测

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须在三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实验室或以上进行;病毒培养及动物感染实验须在四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实验室进行;灭活材料的操作可在二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实验室进行。目前,对埃博拉病毒主要进行以下几类检测:

1.血清学检查:1)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检测,主要采用IgM捕捉ELISA法检测;2)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检测,主要采用ELISA、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

2.病原学检测:1)病毒抗原检测,由于埃博拉出血热有高滴度病毒血症,可采用ELISA等方法检测血清中病毒抗原;2)病毒核酸检测,采用RT-PCR等核酸扩增方法检测。一般发病一周内的病人血清中可检测到病毒核酸。

  3.病毒分离培养:采集发病一周内患者血清,用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

我中心具有二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的实验室,目前仅可对埃博拉出血热灭活标本进行处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页脚